导读: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表示,将按照今年CPI上涨3%的目标来调整相关政策。在2月份宏观数据即将公布的时点,CPI涨幅3%的目标再次引起了各方专家对加息预期的热议。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表示,将按照今年CPI上涨3%的目标来调整相关政策。在2月份宏观数据即将公布的时点,CPI涨幅3%的目标再次引起了各方专家对加息预期的热议。
CPI涨幅尚存不确定
苏宁对媒体表示,“去年二三四季度物价一直是均匀地、稳步地上涨,按照这个趋势看下去,全年物价是在可以控制在3%以内的。”
对此,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
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全年CPI涨幅可能会突破3%,能维持在5%左右。”他表示,有3方面原因将导致CPI涨幅超过预期目标。一是去年的货币发行量已经过多,今年还是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虽然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货币供应量的问题。第二个原因是,国外经济正在回暖,石油价格有可能上升,同时铁矿石价格还有可能上涨。因此PPI会上涨,从而引起CPI的上涨。第三个原因是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今年我国西南地区灾害严重,而大豆主要依靠进口,大豆价格是很难控制的因素。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策略研究员翟鹏则对CPI涨幅控制在3%表示乐观,“CPI全年涨幅控制在3%问题不大。今年的基调是全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平时央行可以进行灵活的动态微调,这样微调的效果积累起来应该可以实现预定目标。”
针对将于本周四 (3月11日)开始陆续公布的2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多数专家分析认为,2月份CPI、PPI增速有望继续攀升,但由于春节过后物价迅速回落,其上涨的幅度可能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同样支持全年CPI涨幅可控在3%的预期:“我们预期今年大致是温和的通胀,严重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最近两年国内的粮食产量在小步增长,供应基本满足,因此价格大幅暴涨的风险较小,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还不至于达到疯涨的状态。”
苏宁还对媒体表示,这几个月不存在通胀,目前物价水平是经济发展需要的。
对此,交行经济学家连平认为,3%的提法是比较现实的,也是比较理性的。虽然CPI涨幅从去年的负数跃升至3%这一目标从表面上看不太好接受,但我们要看到今年各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的存在。今年的经济情况与上一轮经济运行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年的经济回升力度加大,带来需求拉动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也较大。3%的目标同时也反映出政府调控的目的在于维持物价的温和上涨。虽然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但政府还有多种手段可以运用,例如货币政策、物价管制、资源价格调控等。
加息预期渐强
虽然央行领导一直避免正面回答是否加息的问题,但依然无法抑制市场各方对加息的各种预测与判断。今年年初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普遍预测加息周期的到来就在眼前。
“目前加息的心理条件已经具备,市场条件也具备,数据条件还有待观察。” 中国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表示。
经过2009年央行一系列降息,目前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有关专家认为,这也是促使央行今年加息的一个因素,使利率回升到较为正常的水平。连平分析认为,今年的物价上涨将在某一时间段出现快速增长,可能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因为今年是经济回升第一年,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的复苏或将在2季度后进入高潮,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监管部门也极有可能在这一时间段启用较为强硬的调控手段。
梁小民则表示,“主要取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如果只是1%或2%的涨幅,那不会有大问题,但物价又很难控制,如果物价涨到3%,就会加息。”
翟鹏的预测更为直接,他认为,今年会有两次加息,一次在4月份,一次在下半年。
景学成认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现在经济运行向好但是还不够稳固,央行也要考虑加息给整体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市场的各种预期不应该成为央行的压力。央行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和物价的关系,目前各方面数据还比较平稳,但数据再走高央行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翟鹏认为,2009年GDP增幅在10%以上,2010年一季度的增幅肯定也超过10%了,经济运行已经出现过热的趋势,央行应该会出手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