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行业指标与宏观经济间并未完全如市场预期那样表现出强周期钢铁之于宏观经济及股市的一致性,其中部分行业指标走势与宏观一致,部分却有背离,有些指标领先宏观,有些则滞后。不同指标与宏观经济间趋势差异明显,激发我们试图从历史数据中窥探二者间规律,为研究和预判宏观提供参考。
“银十”或将继续面临旺季不旺的局面
首先,钢铁PMI 及PMI 新订单领先工业增加值且趋势一致。“处在工业前端的钢铁行业往往率先进入经济周期,叠加受政策影响明显,从而会表现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前瞻性。”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行业研究员罗百辉接受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钢铁PMI 指数等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和前瞻性,甚至比制造业同类指标对宏观的反映更明显:其一,PMI 综指中新订单权重最大,导致PMI 与PMI 新订单指数波动几乎一致;其二,反映总供给端的钢铁PMI 相比包含过多中间行业的制造业PMI,对反映总需求端的工业增加值更敏感;其三,范围更广使制造业PMI 与工业增加值表现趋于一致而非领先。
其次,行业多数指标与宏观趋势整体一致,但短期规律不明显。罗百辉表示,钢铁PMI 与沪深300、制造业PMI 之间,钢铁PMI 新订单与制造业PMI 新订单指数,钢铁行业指数与工业增加值,粗钢产量增速与工业增加值之间整体趋势一致。但短期波动上,行业指标与宏观指标间未见明显规律,或因短期不同指标受到的影响因素不一,如钢铁行业指数之于行业资本结构变化、粗钢产量之于钢企盈利和库存等,叠加宏观经济变化触因广泛而导致。
第三,钢价波动整体滞后于宏观指标。处于产业链前端的特征,使得来自于终端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需要经过长供应链才能传导到钢铁行业,进而引起供需对比变化,价格方随之而动。罗百辉认为价格指标整体表现滞后于宏观指标,这在钢价与大盘、工业增加值、制造业PMI 及PMI 新订单指数等对比中可以得到验证。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钢铁行业指标与宏观经济整体趋势一致而短期规律不明,因此在未经历趋势逆转的当前阶段,二者表现出的一致或背离都不足以作为判断趋势的依据。而钢铁PMI 及PMI 新订单因与工业增加值之间高度一致并具前瞻性故值得关注。9 月钢铁PMI 及PMI 新订单环比均较大幅回落,预计工业增加值9 月虽仍或有提升,但10 月之后下滑概率较大。因此判断,“金九”已然不旺,“银十”或将继续面临旺季不旺的局面。
全年最好行情或在11月
中国9月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7,4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5%。9月份作为钢市传统意义上的旺季,竟不能达到实质上的旺季。钢价一直震荡下跌,跌到钢贸商的心理线以下,令人大失所望。铁矿石竟然在钢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创进口量新纪录,预计后期钢铁的产量也会大幅增加。
今日国产铁精粉价格本周以来一直主流维稳。唐山铁精粉66% (干基含税价)报1045,平;唐山铁精粉 66%(湿基不含税价)报830,平。安徽庐江铁精粉报1090,平。广东怀集报910,平。河北宣化65%低钛铁精粉报755,平。
进口铁矿石部分矿种今日小幅上扬。主流印度粉矿63.5%报945~955元/吨,涨5。PB粉61.5%报915~935元/吨,涨5。巴粗64%报950~965元/吨,涨5。
方坯价格方面今日部分地区小幅上涨。唐山地区普碳方坯报3010~3030元,涨10;天津地区普碳方坯报3075,涨35;20MnSi方坯报3195,涨35。山西普碳方坯报2970,涨10。全国其他地区方坯价格坚挺。在罗百辉看来,正因为钢价长期的“蛰伏”和调整,使本轮行情向好的基础更加扎实,调整后震荡上行势所必然,并且极有可能在11~12月形成全年最好行情、最高价格。
钢材价格经过近2个月的涨升后,最近出现了持续下滑态势,为此市场看空气氛转浓。罗百辉认为,眼下回调实属正常,震荡蓄势后,钢价仍将上扬,并在宏观经济明显趋好等利好因素的助推下,或在四季度的中后期迎来今年较为亮丽的钢铁市场行情。
综上研判,经过阶段性回调的钢材市场,将在内升动力充沛、宏观经济明显趋好、金融市场震荡走强、三中全会“暖风”劲吹、国际钢需继续增长、明春行情预期向好等因素的推动下,或在四季度的中后期迎来今年最好行情、最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