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单笔成交的金额都较大,成为众多诈骗份子向往的乐土。
骗术一:饵引鲈鱼
某公司或个人以低价代办年检或其他事例为由,利用某些小公司贪图小利的心理从该公司骗取公章后,进行一系列的违法活动。因为公章立证的原因,往往在东窗事发后,给原公司带来很大麻烦和损失。
骗术二:偷天换日
受害公司在与诈骗方交易的过程中,对方要求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受害公司在办好银行承兑汇票后,应对方要求传真给了对方以证明汇票已经开具。其后,双方见面验单,诈骗方会借故合同细节不能同意等表示协议不能达成。受害方公司回到本地后,被告知款项已转,手中持有的已经变成假票。真相就是诈骗方已经按照传真件制作了假票,在验票时进行了掉包,转身就到银行进行了贴现。
骗术三:兄弟相煎
钢材市场交易过程中,买方企业在支付结算时经常要求汇票方式,而汇票的承兑期一般较长,有些卖方单位往往会拿到银行里贴现以便资金周转。诈骗方与受害公司混熟之后,称兄道弟、骗取信任,初时在双方交易汇票中只用小金额贴现尝试,其后一旦获取巨额汇票,诈骗方贴现后,立马人间蒸发了。
骗术之四:以假乱真
此种方法较简单,就是制造假的公司刻章、营业执照等,冒充正规公司在钢材交易过程中实施诈骗。
骗术五:施米偷鸡
这种骗术中,可能诈骗的一方是看上去完全正规的公司。诈骗方通过一批钢材交易(金额越小,越容易疏忽),对受害方公司交付的票据进行改动,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在票据的大小写空白处造假,变换成其他的金额。如果受害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心里设防比较差,可能损失惨重。
虽然近年钢市在普遍防骗意识加强的背景下,钢贸过程中的诈骗活动不再多见,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在当前低迷的行情下,不可贪图小利、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