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
对于如何解决和预防雾霾,一家环保组织的能源项目主任黄玮对记者表示,“加快治霾的脚步要从主要问题入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能是首要任务。”对此,有环保组织发文称,在12月1日至6日,流动到上海的气团运动非常缓慢而且高度很低,气团沿途携带了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煤电厂和其他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到达上海。
国内一家环保协会的李教授则对记者表示,“工业排放确实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工业排放物在天气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难以扩散,从而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钢铁企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是雾霾产生重要推手之一,而工程施工和钢材运输也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因此若雾霾成为华东地区一种长期持续的天气现象,政府必定会采取相关措施,钢材市场运行也会受其影响。以下笔者将从生产到消费来看雾霾对于钢材市场的影响。
雾霾对于钢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政府要求下,钢厂被迫加大环保投入,吨钢成本将会上升,成本会转移至产品上,进一步推动钢厂出厂价格上涨,最终带动市场价格上行。
第二,政府为了应对雾霾突发的情况,平息市场民意,必然会要求钢厂暂时性安排检修和停产,短期内市场供应可能会减少,加之当前市场资源比较短缺,因此短期内市场资源短缺的状况可能不会改变,价格强势运行的态势可能持续。
第三、受雾霾影响,部分电厂以及钢厂配套发电、炼焦等企业也会出现停产,原料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并且价格会上涨,因此也会影响钢厂正常生产,造成钢厂生产不连续,成本增高。
其次是流通环节,钢材流通运输也是影响钢厂价格变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目前恰逢冬季,正值北材南下高峰时期,运输快慢和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华东地区资源到货情况和入库成本价。不久前运费和运力紧张上涨,导致今年北材南下的节奏相比往年明显放缓,当前华东地区又普遍遭遇雾霾天气,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影响。
具体来看,雾霾对于钢材运输产生的影响可能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雾霾导致长途船运和汽运不变,部分码头船只无法靠岸,市场装卸不便,库存资源不能顺利出库,钢厂资源难以入库。而汽运也可能由于高速封路而终端。因此钢厂资源充足,但是流通市场库存可能持续维持低位,后期集中到货风险增大。
第二、雾霾导致政府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开始管制,大型运输车辆禁驶,部分工地订单需求工程配送商难以送达,终端企业采购订单被迫延期,造成需求累积,以至于在雾霾消散后,市场也会出现需求集中释放的可能性。
最后看消费环节,政府已经明确要求环保局加大巡查力度,要求扬尘较大工程停工,必然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尤其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地铁、隧道和高架工程,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全面停工的状态,市场需求减少。
综合来看,华东地区今年遭受有史以来最最大规模雾霾天气影响,后期可能在十至二十年内会成为常态,因此对于钢价影响短期来看,资源短缺的情况可能由于雾霾运输和装卸不便可能继续持续,而需求方面由于冬季已经是消费影响不明显,因此市场由于资源不足而刚性需求尚可,价格有望继续高位运行。
中期来看,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冷,工程逐步完工,需求减弱,而钢厂资源可能在雾霾过后,大量入库,市场压力增加,价格可能高位回落。
长期来看,政府为了应对雾霾,平息民意,必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淘汰钢厂落后产能,钢厂产量可能减少产品优化升级,有助于市场正常运转,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使得市场出现良性发展。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