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近百家钢厂、钢材经销商、仓储服务商齐聚北京最大的钢铁物流园--“钢金钢铁物流园”,召开“北京地区钢贸物流发展促进大会”。据出席该活动的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由于市场行情不好,钢贸商不敢贸然进货,只敢按销多批次、少量地采购;有库存的更是只销不进货。
据介绍,钢贸商利润率普遍不足5‰,大多在谋求转型。今年上半年钢价已跌去400元/吨,最高跌幅曾达500元/吨(7月3日国内重点城市Ф25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3388元/吨),让库存较高的商家损失惨重,介于钢厂和终端用户间的一些钢贸商已处于破产边缘。
据介绍,全国大小钢贸商数量庞大难以准确统计,估计有十余万家,普遍面临亏损。相对于华东,华北地区的钢贸商还不是最惨的,华东地区比如上海,去年底今年初就有不少钢贸商亏损破产甚至“跑路”,负面影响波及产业链上下游,并造成银行贷款收不回。
钢贸的问题从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暴露,整个行业就已经面临洗牌,减少产业链环节、降低流通及资金成本,不仅是钢贸所期待的,更是钢企所期待的。近期钢价有所上涨,但鉴于对后市行情观点不一,商家多保持谨慎,库存参差不齐,大多数商家或仍难因此获利。未来钢市如何发展,还是得看下游需求给不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