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的“金九”与乏善可陈的“银十”终于画上了句,接下来的传统“冬日淡季”,令不少商家对今年的不锈钢行情已不存希望,再加上岁末资金面紧张,市场上议论纷纷,让本来就不明朗的钢市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然而淡季行情能否成功逆袭,让笔者就目前行情做简要分析:
钢厂方面, 太钢、宝钢、联众相继开出11月新盘价,且太钢、宝钢、联众多以平盘为主,而酒钢与东特周盘价也是平稳小跌态势,幅度100-200元/吨,从钢厂盘价可以看出钢厂方面对于不锈钢后期的价格走势均持平稳悲观态度,加之受到市场成交乏力影响,此次钢厂盘价的微调,无疑为本来就清淡的市场,平添几分忧愁。
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11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为18个月以来的新高,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稳中向好,利好数据刺激市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10月份为47.5%,较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产品库存指数由升转降,新订单指数继续收缩,新出口订单指数触底回升。从最近两个月钢铁PMI指数表现来看,钢铁行业的现状并非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的那般乐观。
市场方面,从目前来看,旺季与否,已不是影响市场价格本身运行的主要因素。期望中的“金九银十”已化成泡沫,进入11月份后,气温下降,北材南下,影响区域间的钢市供需变化。“霜降”之后,天气渐冷,北方地区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影响,钢材需求明显减少,过剩资源向南方市场转移。由此而来,受低价资源冲击,南方市场供给压力增大,加之钢厂产量居高不下,下游需求的逐渐萎靡,使得在供需上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虽然目前的形式看不出市场未来走向,但回顾上周,处于月末到月初的转换阶段,钢市行情也逐步趋强,伦镍震荡反弹,部分现货上涨,且部分市场资源偏紧、钢厂检修增多,尤其是月初市场资金压力减缓、成本支撑有所转强,以及制造业等宏观面的数据出现利好,这些积极因素也正在增强市场的上涨动力。不过,本周以来经过近几日的回调,伦镍已将十月份涨幅吐出大半,市场价格承压下调,当前市场焦点在周五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及周六开始的中国十八界三中全会,投资者心态普遍偏谨慎。综合而言,预计11月份钢价整体或震荡偏弱、部分或将小幅上行,建议商家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