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晋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晋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热点解析】钢铁业利润持续下滑原因

【热点解析】钢铁业利润持续下滑原因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3年12月24日 09:01:47 打印

  对于钢铁行业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业内有观点认为:钢铁行业利润主要为上游矿山企业所侵蚀,而钢铁企业巨额债务所衍生的财务费用负担,也是导致钢铁行业利润下滑的因素之一。简而言之,中国钢厂不仅在为海外矿山打工,还在为国内商业银行打工。这一观点有其正确性,国外矿山企业以高价格销售其低成本矿石和国内商业银行抬高企业融资成本也确为事实,但以上因素仅仅是外部条件,而并非决定性条件,原因如下:

  首先,虽然进口铁矿石价格曾一度持续上涨,甚至超过200美元大关,增速远超钢材价格,但2011年以来随着供应量的增大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放缓,铁矿石价格已经开始逐渐回落。2010年进口铁矿石均价同比上涨59.7%至127.5美元,而同期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却上升0.81个百分点至3.94%;2012年铁矿石价格同比大幅下跌21.5%至128.58美元/吨,但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却并未因矿石成本的下降而有所提升,反而跌落至历史最低的1.73%。由此表明,铁矿石价格虽然会影响到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但其涨跌与否与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尽管随着负债规模的扩大,钢铁行业财务费用负担必然不断增加,从而抬升其经营成本。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并非仅有钢铁行业面临这一难题,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同样存在这一风险,但是却并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如同钢铁行业一般,频频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困境。铁矿采选业与钢铁行业同样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甚至其对资金的需求更大(一座中等规模的铁矿,完成从资源勘探、项目设计、土地/环保/资源审批、项目建设、验收、试生产、投产等一系列过程,往往需要耗时3-5年乃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而一座中等规模的钢厂,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往往仅需1-2年即可建成投产,产生效益),但即使同样面临融资成本高的问题,2003年以来铁矿采选业的销售利润率仍远远高于钢铁行业,且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同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和服装业,不仅面临着融资成本高的难题,还同时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导致海外市场需求萎缩等其他问题的困扰,但其利润率却在2008年后超过钢铁行业。由此表明,融资成本升高虽然会导致钢铁企业成本增加,但也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与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减弱,并不单纯是受矿石原料价格的波动或融资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钢铁行业缺乏将增高的成本向下游转移的能力,而导致钢铁行业这一能力缺失的根源,正是产能过剩现象的存在。以中国房地产行业为例,尽管近年来各大城市建筑用地的招标价格连续攀升,“地王”频出,开发商需要付出巨额的买地成本,但由于可将成本转移至其产品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因此开发商对“地王”仍然趋之若鹜。钢铁行业则不然,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钢材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钢铁企业缺乏议价权,只能在封盘停售和降价销售间做出选择,而现实国情又使得钢铁企业很难通过主动停产来降低损失,面对不断增加的库存和高昂的经营管理成本,只能被迫选择降价销售乃至亏本销售,从而陷入“越亏损、越生产”的恶性循环。

  由此可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才是导致其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缺乏成本转移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产能过剩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而并非“伪命题”。

相关资讯推荐:

  【钢市出台】推进钢铁业兼并重组文件下周出台

  【钢企变革】“低进高出”操作模式或改变

  【钢价预测】四因素或致元月钢价现反抽行情

  【钢市举措】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有哪些举措?

  合肥马钢停产!

  【钢厂方案】太钢启动环保升级提效方案

  【钢企业绩】武钢入袋2.25亿卖房款

  【政府表态】对钢铁业要动一次“大手术”

  【热点解析】钢铁业利润持续下滑原因

  【钢企警惕】未来“钱紧”或周期性上演

  【钢材诈骗】钢材市场两店铺遭熟人诈骗

  工信部:明年将加大对钢铁等行业调整力度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