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钢市行情,是令人难过的5个月,上游原料市场、钢厂、钢贸商,皆受影响。中钢协最新报告指出,“钢材价格处于低位并波动下行,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仍居高位,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偏低,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据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称,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到去年年底,行业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亏损,今年一季度中钢协会员企业的钢铁主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中钢协报告指,尽管钢材市场需求复苏迟缓,我国钢产量仍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已超过GDP增速。数据显示,5月末,国产铁精矿价格为884.92元/吨,环比降幅为5.55%。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格为134.11美元/吨,环比降幅为4.98%;折合人民币价格为969.63元/吨,环比降幅为5.61%。
针对铁矿石价格回落,中钢协指出,主要是受产能释放较快、市场去库存化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价格呈持续下行走势。截至5月末,中钢协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14周下跌,跌至101.83点,是自2009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环比下降3.71%,同比下降13.3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23888万吨、25815万吨和3342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0%、8.4%和10.4%,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提高4.3、6.5和4.2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体运营情势依然严峻。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粗略统计,目前钢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接近70%,进入高风险区域;而一季度末钢铁业长期借款减少,而短期借款增加,说明钢厂运营日趋艰难;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表明由于行情不好,坏账可能增加,并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对此,上海钢联资讯也在报告中表示,从当前整个钢铁行业的情况来看,预计二季度上市钢企的业绩表现难言乐观。
“事实上,蔓延在中国钢铁行业的负面情绪,让钢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持续走低的钢价,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使得铁矿石需求强度有所减弱,而这也让铁矿石价格跌至7个月低位。”生意社钢铁分社主编何杭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需求前景引发广泛焦虑,且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令人担忧,中国的交易商和钢铁企业(占全球海上铁矿石进口量的60%)一直在清理库存。
“从目前钢市格局来看,供需矛盾仍旧加剧恶化,产量的攀升势头不减,制造业的低迷程度明显差于预期,钢厂若不采取减产、检修等自救措施,钢价弱势难改,下方空间仍存,探底趋势不改。”兰格钢铁网分析师路华英如是指出。目前我国粗钢总产能约为10亿吨,远超去年的总产量7.165亿吨。产能过剩是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控产量、调结构仍然是当前我国钢铁企业走出“旺季不旺”怪圈的唯一出路。
跌跌不休的钢价加上不断疲软的下游需求,让钢企很难交出靓丽财报。记者6月7日从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获悉,今年1~4月份,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969亿元,同比增长0.76%;实现利润26.95亿元,同比增2.7倍。值得一提的是,其销售利润率仅为0.23%,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亏损面达39.53%,同比上升2.32个百分点。扣除投资收益,4月份钢铁主业明显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