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给了一个难以接受的市场,就是众人说的“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在美好的预期落空之后,就进入了一个量价两跌的状态。型材品种也没有逃脱“魔咒”,在进入十一长假之前,需求依旧没有起色,那么节后是否会延续这种弱势,还是有反转的曙光出现,且看以下分析。
一、供应方面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77.95万吨,日均环比增长0.97%;估算全国214.35万吨,日均环比增长0.66%;重点钢铁企业中旬库存1322万吨,较上旬增加62.57万吨,增长4.97%。这是继9月上旬后,粗钢日均产量和重点钢铁企业库存再次双双回升,表明市场供需矛盾并未得到缓解。
在需求不畅的形势之下,钢厂的生产力度还在加强,会出现的形势就是钢厂、社会库存都会增加,下游需求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改善,所以钢市压力还在继续。就型钢品种而言,9月天柱钢厂检修完毕后正常生产,津西供应也开始恢复,据不完全统计,本周(9.20-9.26)唐山地区62条型钢生产线,其中43条产线正常生产,19条检修,累计影响产量为13.1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8.79%,较上周上升0.86%,在正常范围之内。不过近期到10月有部分钢厂检修,如首钢长治10月停产,9月也是半产半停的状态;莱钢计划10月中旬对大型线检修8天,预计影响产能2.5万吨;包钢9月对型线检修3天,10月检修时间未定;日照钢厂预计10月20日左右对型线检修7天,影响日均产能1000吨。由此可见,10月后期型材市场整体供应或有所减少,上中旬变化不大。
二、需求方面
从市场了解情况来看,9月份需求着实偏淡,淡季与旺季的说法,跟8月份对比,似乎形成了对换。从经济指标来看,有向好迹象,中国9月汇丰PMI初值回升至51.2,新订单指数创下六个月高点,产出指数为五个月高点;8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7%,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但是个人认为,就9月份的钢材成交情况来看,10月份出台的9月份指标中,PMI指数或难以持续这种回升势头,而且短期内钢结构项目工程也不会有大面积的出现。据了解,由于8月份价格的上涨,有部分下游企业有备货现象,那么在备货库存被逐渐消化之后,型材品种10月需求可能相比9月会稍有好转,但幅度并不乐观。
三、原材料方面
在钢坯价格持续回落至3000元/吨附近时,外矿价格依旧坚挺在130美元/吨以上的点位,但在近期,矿价出现了有所转弱的迹象,而且随着供应的不断增加,四季度矿价可能承压下行,部分企业预测四季度外矿均价在115-125美元/吨。以此价格计算,钢坯成本依旧可以在3000元/吨以上得到支撑,所以个人认为,如若矿价不出现大幅回落,后期钢坯价格回落空间有限。不过,从目前的钢坯价格来看,型材品种生产成本不高,后期钢厂仍有下调出厂价格的空间存在。
四、库存方面
虽然整个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经无需多言,但型材品种尚且还在供需平衡线上,这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大力发展水利、铁路、钢结构等建设,和目前型材钢厂供应量尚能消化的结果。而且市场库存量并未对商家造成太大压力,以上海市场为例,9月27日对上海市场型材仓库进行同口径调查统计,型材库存11.64万吨,较上周环比上升0.13万吨。国庆节假日期间,虽然集中到货不明显,但在目前形势之下,商家较大可能的动作还是以出货为主。
五、经济环境方面
在QE削减预期的不断冲击之下,股市、期市表现一直偏弱,虽然8月份的经济指标显示国内整体环境向好,但并没有对影响钢材市场期螺、电子盘形成多大影响,反而是偏空的消息影响程度更大些,说明了在目前的环境之下,看空心态依旧占据主导。QE的退出预期一直在人们视野中,而且受到高度关注,若削减成为现实,那么金融市场会出现相应弱势波动,反之则有可能出现转机。另外,11月份的三中全会是否会给市场带来一定拉动,还需等待观望,至少在10月影响不会太大。
总体来看,型材市场整体供需处于平衡状态,节后商家没有大幅杀跌的理由,而且近两日钢坯价格稍有回涨,或对商家心态有一定支持。而且10月有部分型钢钢厂检修减产,后期的市场到货会有相应的减少,市场压力缓解,如若原材料价格未出现大幅回落的现象,10月末至11月初型材市场价格有反弹的可能。不过,在对节后板材品种价格预期较弱的形势之下,型材品种或受相关品种的拖累而有震荡偏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