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的低迷,让市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充满期望,一度遭到各方人士热炒,而现货价格也在“宏观利好”的一片呼声中,出现了一轮意外的拉涨。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而钢价也呼应般的迅速冷却,报价趋弱盘整。那么,究竟十八届三中全会给钢市带来了哪些利好因素?能否给市场添加一些新鲜活力,在2013年度最后两个月中带来一场完美逆袭,甚至于让钢铁行业从此摆脱低迷阴影,再次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
本届会议所透露消息中可以看出,改革多于调整,可以预见会议给中国未来发展路子铺的相当之宽,但对短期的影响较为有限。
纵观十八大的诸多亮点,至少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本没有与钢铁或钢铁相关行业有关的利好消息,甚至未直接提及房产行业。其中对环保的制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或许对钢铁行业发展有些许帮助。
目前离2014年只剩下不足2个月的时间,天气逐渐转冷,尤其是东北市场依然进入冬季,需求急剧萎缩,北材南下对南方市场冲击加强,另外南下的钢材价格优势较为明显,后期市场竞争还将逐渐加大。
临近年底,各大钢厂的检修工作提上日程,产能或将进一步减少。上周(11月11日-11月15日)市场各品种钢材库存仍有缩减,目前市场库存已处低位, 或对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但仍需注意的是,尽管产能及库存仍在降低,但目前下游用钢行业仍处于低迷期,供需矛盾仍是当前制约价格反弹的主要阻因。
商家冬储补仓意愿不高。在钢市近些年连续的低迷之后,商家对市场的态度十分谨慎,而当前的大环境也并没有太大改善,即便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由于没有实质性利好因素的支撑,商家对未来行情走势更是持谨慎观望态势,认为钢铁行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得以好转,在对待冬储的问题上,积极性并不高。
综合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钢材没有明显利好,但对市场长期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帮助,市场价格若想能够得到彻底的好转,仍需从行业自身着手,切实的在产能控制,优化服务,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提高自身“免疫力”,打有准备的仗,这样才能在环境转好时占据先机,并最终改善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