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持续在疲软、低迷中徘徊,钢价一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已经跌到近四年来的低点区域。时下,钢厂在继续下调出厂价格的同样,开始控制产能释放,减产稳市保价,或许后期市场将逐渐趋于稳定。
一些钢贸商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进入6月份,建筑钢材市场交易依然平淡,销量没有明显增加,第一个交易周,整个公司的高线销售量为1933吨,抗震钢筋销量只有615吨,与5月份最后一个周的销量差不多,出货情况不佳,有一天螺纹钢仅销了30吨,说明下游终端需求尚未真正释放出来,这一周,由于进入梅雨期,加上高考,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地采购,即便在端午节前夕,建筑工程方面来采购的也没有增加,节前备料的很少,实际成交价格还在小幅下跌。
对于后期的建筑钢材市场走势,钢贸商认为需要关注的是钢厂出厂价格政策的调整和检修减产程度,影响钢材市场供需关系,直接左右钢材价格的变化。
从种种迹象来看,当前众多钢铁企业普遍面临销售不畅、库存增加、效益缩水的严峻局面,迫使一些钢厂的下调出厂价格的同时,注重限产、限产,由“降价保产稳市”,向“降价减产稳市”转变,钢厂这一政策导向,将使后期的钢市供大于求局面有所缓解,去库存化进程加快,或许促使钢价的止跌企稳。
日前,具有钢铁行业“风向标”之称的宝钢出台7月份板材出厂价格政策,继续以“跌盘”亮相,其中热轧产品出厂价下调200元/吨,酸洗(直属厂部)下调150元/吨、梅钢公司下调200元/吨,冷轧(直属厂部)下调200元/吨、梅钢公司在直属厂部价格基础上再优惠50元/吨。
此外,对热镀锌直属厂部(DQ级软钢下调200元/吨)、梅钢公司均下调100元/吨。电镀锌CQ级下调150元/吨;镀铝锌下调100元/吨。彩涂7-8月份价格在5-6月份价格基础上,下调200元/吨。无取向电工钢下调180元/吨,取向电工钢维持不变。
这是宝钢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钢价。钢贸商认为,宝钢此次调价,出厂价的方向和挂牌价下调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折射出当前下游终端用户对钢材需求强度在减少,钢厂的订单减少,销售压力增大。据悉目前部分钢厂的库存量高于正常水平20%,订单普遍不够饱满。随着汽车、家电等行业进入需求淡季,钢厂的订单不足,继续降价促销。
钢厂在继续下调出厂价格的同时,开始关注“减产稳市”,近期来,一批钢厂相继进行检修,以此减产、限产,稳定钢市,稳定钢价。据有关专门机构的调研,在5、6月份,已有不少钢厂的高炉、轧机等进行检修,6月份国内共有24家钢厂安排有检修,影响钢材产量约206.1万吨(未确定检修时间的按照1个月测算,不含高炉检修的重复测算)。影响品种涉及到建筑钢材(包括螺纹钢、线材、棒材)、中厚板、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等,其中影响产量最大的是建筑钢材。在主要品种中,建筑钢材影响产量113.6万吨;中厚板影响产量32.5万吨,热轧板卷影响产量36万吨。
另据市场调查显示,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由5月初的97%下降到了当前的91%左右,全部钢材品种中,中厚板由于亏损最为严重,检修减产力度也相对较大。预计在6月份,钢厂减产检修的将会继续增加。
由此而来,随着钢厂的产量减少,后期投放市场资源也将随之而下降,这预示着钢材市场阶段性供需矛盾逐渐减缓,后期钢价继续深跌概率降低,或将趋于稳定。
“钢铁市场产能过剩的矛盾仍旧突出,需求的增长赶不上产量的扩大,钢价陷入了低谷。”日前,宝钢广东韶关钢铁特钢事业部经理周杰告诉记者,虽然国家强调淘汰落户产能,但不少钢厂还是借机淘汰小项目,上马大项目,导致实际产能居高不下。
近期,钢铁市场持续低迷使钢贸商们愁容满面。
一名钢贸商无奈地说:“现在钢厂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废钢进价平均2500多元一吨,加工运输等成本1100多元一吨,合计成本3600多元一吨,但是卖价只有3300多元一吨。我们贸易商也不敢有库存了。”
数据显示,5月份,钢材价格加速下跌,主要品种月内跌幅普遍达5%-10%。其中,上海5.5毫米热卷收于3400元/吨,较4月末跌8.4%,较年初高点下跌20.9%,当地三级螺纹钢降至3250元/吨,破去年低点。
“5月因工地采购量萎缩,叠加宏观经济数据偏空、三大钢年内首度一致下调出厂价等负面因素打压,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发酵,商家'以价换量’意愿强烈。”华泰证券指出,4月,鞍钢、武钢相继下调出厂价格,宝钢5月价格表面平盘,但实际给予主流产品100-200元/吨的订货优惠。钢厂囤货积极性亦不断降低,并出现“恐慌性”抛售,5月末,社会库存环比降9.21%,为1820.9万吨。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不振,虽然5月份钢铁行业PMI连续2个月均有回升,但绝对值仍为同期历史最低,且仍处在荣枯线下,只有46.8%。另一方面,钢铁产量却屡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粗钢日均产量为220.8万吨,创历史新高,4月为218.8万吨。另据中钢协统计,5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8.54万吨,仍居于历史次高水平。
因市场低迷和钢厂持续亏损、酌情采购的影响,上月铁矿石价格创年内新低。
“总体来讲,铁矿石价格降幅低于钢材价格跌幅,因此钢企的盈利仍难以实质性改善,4月份,大中型钢企的销售利润率仅0.05%。”周杰强调,相比欧美走质量型路线,中国的钢铁市场还在走规模化的路线,转型调整暂时没有找到好的方式。“金融危机后有4万亿刺激计划,现在不会有了,供需矛盾更加凸出。”
华泰证券认为,中央已明确表态近期不会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政府坚持经济转型的决心十分坚定,对钢铁这类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而言,无疑形成较大的利空。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部分钢企开始需求产业的转型升级。如宝钢入驻韶钢后,即立志于将其打造成宝钢在华南地区的优特钢重要研发制造基地,并投资24.5亿元建设国内一流的棒材生产线,生产可替代高端进口的特钢产品。
宝钢集团韶钢特钢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文辉表示,“十二五”期间,特钢市场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间,预计在2015年全国特殊钢棒需求量将达9000万吨,广东特殊钢棒材需求量达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