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晋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晋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独家预测】十月钢价会不会上涨?

【独家预测】十月钢价会不会上涨?

来源:(中国钢材价格网) 2013年09月26日 08:45:00 打印

  原料支撑正在弱化,资源又陆续到货,社会库存上升明显,钢厂下调消息增多,再加月末、季末还款期,眼看着当下的钢市似乎有了一跌到底的决心,市场“哇”声一片。但是,近日随着QE方面转机的出现,以及国内远期震荡趋强的刺激,国内钢市却又有了一股拉涨的苗头,经判断,我们认为在久经9月份的下跌行情之后,十月份,钢市可能会适度出现一个回升的潮浪。

  据报告显示,截止24日收盘,北京市场河钢三级大螺价格为34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上海市场中天二级大螺3470-352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广州市场广钢三级大螺3700-371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上海市场热卷收盘价为3500-3540元/吨,较前一日上调10元/吨,天津市场热卷收盘价为3530-3550元/吨,较前一日上调10元/吨,乐从市场热卷收盘价3630-3650元/吨,较前一日维持平稳。虽然市场强势反弹的局面尚未形成,价格上继续维持平稳,但进入十月,多地工程进入一年内最好的赶工阶段,需求方面也可能会有一定保证。

  九月就快过完了,长期的下跌行情让目前商家心态十分谨慎,“金九”行情的破灭对钢贸商的打击至今难以接受,虽然近日有新一期钢厂出价坚挺支撑,但远期盘走势多以低迷为主,所以商家操作上也多以出货为主,主动挺价拉涨的商家不多,市场缺乏较积极乐观的预期。另外下游需求并无明显好转,节后各地市场实际成交仍不理想,而持续下跌的行情也让下游采购方驻足观望,按需采购增多,提前备货的举动减少,钢市真正的需求仍显不足。

  但是,我们认为,进入十月份之后可能形势会有所好转。首先,汇丰23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51.2,这是该指数自上月重返扩张区间(终值50.1)后,再度大幅回升,并创下6个月新高。分析人士指出,最新的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稳固。经济稳中有升有助于改革的深化及推进,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下行情暂时还不好,那是因为经济复苏反映到钢铁行业上仍需时日,制造业好转,这些都能增强钢市复苏的预期。

  同时,上周末美国宣布推迟QE推出时间则可能会推动钢材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拉升,同时进而增强钢市复苏的预期。另外,考虑到国庆假期将至,市场企稳因素加大,估计短期内国内热轧市场价格将以稳为主,但不排除期间出现小幅反弹可能。

  而在汽车行业方面,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有望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刺激上游产业链需求,伴随着补贴落实,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有望大幅放量。而这对于板材市场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当然,单就目前来说,钢市的拉涨仍然是显得有些无力的,经济的复苏是事实,但是这种效益要传达到钢材市场,为钢材市场带来实际的需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时值月末,在资金面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商家库存压力也渐现,小幅下调市场价格以价换量或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就算九月真的一跌到底,笔者认为,商家仍然可以对十月保持乐观态度,因为现在市场缺的就是这种乐观。

  进入“金九”,钢材市场似乎没有出现钢贸商所预期的“需求旺盛、交易活跃、价格上扬”的旺季景象,相反呈现新情况,引起了经营者和市场人士的关注。

  这些新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库存“由降转升”,销售压力增大。自7月份以来,钢材市场价格整体止跌,全面反弹,一波快速拉涨行情,钢材市场“去库存化”进程加快,曾连续25个月连续下降,然而自8月中下旬起,这种状况在一些地区不再显现,而是库存止降转增。如在近期上海地区的建筑钢材库存量已连续3周回升,北京、广州、杭州等重点城市也出现了库存回升迹象。同样,上海市场的冷板库存量也连续3周递增;同样,截止至9月13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443.8 万吨,单周增仓幅度为0.19%。钢材的社会库存结束3月份以来的连续25周下降趋势,出现首次回升。一些钢贸公司的经营者说,目前一批大型钢贸公司7、 8月份订购的资源已经投放市场,现在什么品种规格的冷板,在市场上都买得到,缺货、断档、脱销现象不再存在。库存上升,销售压力加大,销售不畅,出货困难,那些在市场前沿的一线销售员普遍感到“手里的货卖不出,好几天吃"白板"”。

  二是需求“由旺转淡”,前期“透支”效应显现。原本预期“金九银十”钢市旺季,需求将会明显释放,支撑钢价一路走高。可是进入9月份,这种“盛况”并没有出现,相反市场交易清淡,建筑工程施工方采购钢材的寥寥无几,钢贸商的销售量锐减。一家钢贸公司的经营者说,9月份头一周,他们公司的建筑钢材成交量只有8月份同期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是前期需求“透支”效应在目前显现。在8月份,一些下游终端用户以及中间贸易商都预测“金九银十”钢价上涨,提前备货或囤货,如有家钢贸公司就囤了几万吨建筑钢材,想在9月份行情上来时出售,赚上一把。而“金九”伊始,行情不仅没有起来,反而在回落,最近一周,上海地区的终端用户日均采购量环比下降8.47%。市场观望气氛再度变得浓重,一批囤货的商家竞价出货,低价销售,由此导致建筑钢材价格震荡下滑。

  三是钢厂出厂价格政策“由涨转平”,暗中下降。前期,钢厂的出厂价格频频上调,大型钢企钢材期货价格已连续2-3个月以“涨盘”亮相,一些中小型钢企更是贴近市场“随时而涨”,有时一周之内要涨上几次。而进入9月份后,这种现象不多见了,不少钢企的出厂价格止涨趋平,而有的钢厂则暗中下降。诸如,有的钢厂采取“一单一议”的定价模式;有的钢厂“锁单价格”下调;还有的钢厂实施“退补政策”,下调热轧板卷出厂价格80元/吨,下调冷轧板卷出厂价格140元/吨,对上海地区下调热轧板卷出厂价格120元/吨。其实这是采用另一种方式,下调出厂价格,以吸引钢贸商向钢厂订货。这一周,华东地区一些钢厂将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30-40元/吨,钢厂出厂价格政策的变化,折射出目前钢厂同样面临销售不畅、订单减少、库存增多等诸多压力。

  四是钢价的地区差异“由小变大”,区域间竞争激烈。时下,区域之间的钢材价格差异发生变化,价差也在增大。如原先上海与广州市场的冷板卷价格相差150-180元/吨,广州市场的冷板价格高于上海市场,而时下广州市场的冷板价格与上海市场不分上下,甚至还低于上海市场。沪上一家经营冷热板的钢贸公司总经理说,原先广州的客户在上海采购冷板的不少,现在不见了,相反上海客户从广州市场采购。再如,近期北方地区的中厚板价格下跌,北方一些钢厂的中厚板“锁单价格”下调,打压现货市场中厚板价格。9月份的首个交易周,北方地区的中厚板市场价格普遍下跌50-90元/吨不等,而华东地区的中厚板市场价格则小幅下跌10-2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国内南北两地中厚板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华北地区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市场成交无明显好转迹象,与南方地区价差扩大,后期北方资源南下可能增加,区域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

  上述这些钢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普遍受到钢贸商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将会波及后期国内钢材市场走势。不过,不少经营者对“金九银十”的钢市依然有所期待,他们不认为钢材市场价格会持续下跌。“金九银十”毕竟是钢材市场传统消费旺季,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有望释放;钢铁原料价格总体高位盘整,钢材市场成本支撑力度较大;后期一旦销量转好,钢材价格或将企稳回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