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钢铁市场整体走势较弱,需求、产量和价格均表现低迷。2013全球粗钢产量为16.07亿吨,同比增长3.5%,虽然这一增速高于2012年的1.2%,但仍然处于本世纪以来的较低水平,而国际钢协预测2013年全球钢铁需求仅增长3.1%。显然,产量增速已经超过了需求增速,因此2013年全球钢材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滑态势,2013年末Mysteel国际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80.8,较年初下滑3.7%。2013年全球平均价格指数为183.4,比2012年下滑7.4%。
2013年全球钢材价格指数走势(分品种) 2013年全球钢材价格指数走势(分地区)
虽然2013年全球市场整体走势低迷,但分地区来看,也略有不同。美国经济持续复苏,钢材需求旺盛,并且钢厂一直控制产量,钢材市场因此表现最好。欧洲地区经济触底回升,下半年钢材需求回升,市场表现也开始好转。亚洲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钢铁需求增长力度下降,但产量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市场表现最糟糕。
2013年底,美国钢材价格指数为200.6,较年初上涨4.6%,2013年美国平均价格指数为189.2,比2012年下滑4.1%。美国市场之所以表现好于欧洲和亚洲,主要是源于钢厂一直控制产量,2013年美国粗钢产量下降了2%。
2013年美国下游行业主要指标走势 2013年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
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13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工业产出指数同比增长2.4%,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8%,新房开工量同比增长18.4%。美国下游行业稳定增长拉动了钢铁需求,估计2013年美国钢铁需求增长幅度为1.5%。虽然需求增长幅度并不高,但由于美国粗钢产量和进口量下降,市场价格仍然具有较强的支撑。
IMF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13年1.9%上升到2014年的2.8%。最近达成的预算协议将使财政方面的拖累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回升起到促进作用。鉴于美国经济加速增长,预计2014年的钢铁需求增速将达到3%,强劲的钢铁需求将继续推高钢材价格水平,但涨幅有限,潜在的进口压力将抑制美国市场涨幅。
就春节后美国市场来看,薄板价格很难继续上涨。首先,经过两个多月的上涨后,目前美国薄板价格已经比欧洲市场高出150美元/吨,较亚洲市场高出200美元/吨,如此大的价差必将引发进口量大幅增长。其次,2013年美国汽车销量已经达到危机前水平,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2014年汽车行业对于薄板价格的拉动也将减弱。对于长材来说,目前进口压力不大,并且房地产行业持续复苏将拉动长材需求,春节过后,预计美国恶劣的天气将逐步转好,建筑行业需求也将恢复,考虑到钢厂也开始提价,市场价格有望小幅上涨。
2013年底,欧洲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39.7,较年初下降6.3%,2013年欧洲平均价格指数为144.8,比2012年下滑7.7%。虽然2013年欧洲市场表现依然惨淡,但随着经济触底回升,下半年钢材市场的表现也明显开始好转,钢厂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钢材价格逐步回升。
2013年欧洲下游行业主要指标走势 2013年欧洲粗钢日均产量
上半年欧洲经济继续延续2012年的颓势,进入下半年后,开始触底反弹,下游行业也逐步复苏。9月份欧元区工业产出指数同比增长0.1%,自2011年10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4月份开始,欧洲汽车销售出现复苏迹象,同比增速震荡回升,自9月开始连续正增长,12月份增速达到13%,表明欧洲汽车行业告别衰退,正式进入复苏阶段。从下半年开始,欧洲建筑行业也开始复苏,9月份的建筑业产出为最近7个月来首次增长。
欧洲下游行业复苏带动了钢材需求和价格回升,钢厂产能利用率从下半年开始也逐步提高,市场摆脱了上半年的颓势,钢材价格从7月份开始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但是,欧洲经济复苏也带动了欧元升值,这也导致欧洲钢材出口竞争力下降,进口压力增加,因此本轮欧洲市场的上涨空间不大,上涨持续时间也不长,进入12月份又开始震荡下行。
欧洲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预计经济增长将在2014年加快至1%,复苏力度较弱,因此需求量难以出现明显增长,预计2014年欧盟钢铁需求将增长2.1%。虽然2014欧洲钢铁需求开始好转,但考虑到欧元升值造成的钢铁净出口量减少,钢厂的开工率提升幅度有限,因此2014年钢材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短期来看,欧洲钢材价格经过了一段时间调整后,目前已经基本上触底,并且近期个别品种出现反弹迹象。预计随着市场需求重新启动,春节过后欧洲钢材价格有望开始上涨。
与欧洲和美国相比,2013年亚洲市场的表现无疑是最糟糕的,中国和印度两个经济体增速下降,东南亚地区增长速度也放缓,韩国经济也增长乏力,虽然日本下半年开始强劲复苏,但对整个地区贡献有限。尽管主要需求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下半年中国加大了投资力度,其他地区的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因此钢铁需求增长速度仍然较高,国际钢协预计2013年亚太地区钢铁需求增长4.6%,明显高于2012年的2.8%。
2013年亚洲主要国家制造业PMI 2013年亚洲粗钢日均产量
虽然亚洲钢铁需求增速提高,但产量的增长更明显,相对较强的需求并未带动市场好转。2013年亚洲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4%,明显高于需求增速,而中国产量增长最明显,达到7.5%。中国市场的供应严重过剩,钢厂不得不通过出口来缓解供应压力,2013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倒到6240万吨,增长了12%,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了亚洲地区,中国的大量出口压制了亚洲其他地区钢材价格上涨。
正是由于供应过剩,2013年亚洲钢材市场一直低迷,仅仅在7、8月份出现了短暂的反弹,幅度也很低。2013年年末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00.6,较年初下回6.2%。2013年亚洲平均价格指数为209.2,比2012年下滑8.7%。
日本经济在2013年强势复苏后,预计2014年增速将放缓,一方面宽松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待观察,另一方面,4月份提高消费税对日本经济也是一大冲击。中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强劲反弹,主要是由于投资加快,但难以持续,资金紧张局面将贯穿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7.5%。有利的预计和出口增长的加快使印度的增长回升。随着印度实施更有力的旨在促进投资的结构性政策,预计2014年印度经济增速将加快。2014年东南亚经济增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美国QE的退出以及泰国政治动荡可能导致当地经济增长放缓,最起码难以保持过去两年的强势。
通过对亚洲主要地区的经济分析,可以判断出,2014年亚洲钢铁需求增速将下降,国际钢协预测2014年亚太地区钢铁需求增速为3%,比2013年降低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4年亚洲地区的粗钢产能仍然保持扩张,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仍然难以改观,钢材价格也不会有上佳表现。
短期来看,经过近5个月的下跌后,目前亚洲钢铁价格以及触及成本线(日本除外),中国钢价基本跌破成本,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春节过后,虽然市场需求无法迅速启动,但随着贸易商和终端用户开始重建库存,钢材价格是有望迎来一波反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