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主要经济指标低于预期,复苏势头尽显疲态,经济形势严峻。通胀压力、政策对长期稳增长趋势容忍度的提升以及国际机构OECD、IMF双双下调中国GDP增速,为当前低迷经济实际转好蒙上一层阴影。此外,伯克南坦言美联储可能降低刺激力度的消息,加之欧洲失业率再创新高,从而迫使欧洲央行10个月来首次降息,并带动澳大利亚、土耳其、印度、越南等国也纷纷跟进降息步伐,使得看空钢材期货的气氛深度蔓延。
日前刚落幕的冶金工业展上,宝钢集团掌门人徐乐江以“行业的冬天还没到,现在还处在深秋”作为开场白,增添了钢铁行业悲惨局势。当前,钢市再无乐观预言,哀鸿遍野。钢价难觅上涨信号,下探近四年新低,并依旧因基本面不利而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笔者结合本月宏观经济指标,解读钢材市场境况。
经济持续疲弱,通胀压力依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令PPI延续负增长态势,短期难有起色。5月CPI同比增长2.1%。虽猪价企稳回升,但蔬菜价格随气温转暖,供应增加,价格环比大幅下跌13.8%,从而拉低CPI。PPI延续负增长态势,同比下降2.9%,创8个月新低。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制造业萎缩带来的国内市场库存增加较快,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是PPI弱势的主因。5月以来以钢材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据数据显示,5月钢材综合指数为3766,较4月环比下跌133。
另一方面,5月份 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维持在50%的枯荣线上方。该数据扭转了4月份的下降态势。同时,也超出了市场预期,显示制造业的环比增速有好转迹象,可能反映前期融资扩张的滞后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和往期有所不同,该数据还出现了反季节性上升。
工业经济依然疲弱,但短期不致大幅下行。5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较4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5个高耗电行业增长9.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从产量上看,钢材9,119万吨,增长11.3%;有色金属331万吨,增长7.5%;汽车192.8万辆,增长15.7%。
年初以来,钢铁企业基于对2013年经济温和复苏的预期,产量连创新高。5月钢材日均产量294万吨,目前供给压力凸显,企业亏损严重。据中钢协数据,1-4月份,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23%,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亏损面达39.53%,同比上升2.3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逐月走低,1月利润为13.38亿元、2月9.98亿元、3月2.67亿元、4月份1.53亿元。5月份,现货、期货频繁下滑,钢厂一再下调出厂价,利润也不容乐观。
制造业投资继续回落的趋势短期难以改变,中央层面目前仍无再启动投资来拉动经济的意图,基建投资增长空间受限。1-5月固定资产累积投资46,460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较1-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供给巨大压力下,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4.1%,较1-4月下降2.9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等行业也双双回落。制造业投资受资金、要素改革和考核机制影响,增速继续小幅下滑,而前期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基建投资上升空间不大。房地产销售增速出现快速回落,增速较1-4月回落2.4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高位,对固投形成支撑。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拉动投资的主力,目前看调控的影响不大,在经济持续走弱之下,房地产行业调控难以继续加码。
时值六月,天气逐渐转热,加之即将到来的梅雨季节,对下游需求有一定的影响。基建方面,预计短期弱势的格局不会改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提升的可能,但提升空间有限。受到“国五条”影响的房地产行业,尽管政策的实施力度低于预期,但其影响力仍在逐步体现。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疲弱,短期无法实质性带动钢材市场下游需求。钢价持续下跌,且在国内外利空消息不断的背景下,依然有下行空间,经销商亏损严重,向钢厂订货意愿骤减。对于钢厂,不论是站在产能浪费的角度,还是市场销售份额的角度,普遍难以轻言减产,由此钢厂库存急速上升,库存压力愈加明显。钢铁未来还将在高产量和高库存中艰难求生。
所谓的“超跌反弹”,几乎是“昙花一现”,国内钢价“一扬就抑”,说明钢市反弹的动力明显不足。产能过剩、需求弱势,始终给钢铁业投下浓重的阴影。
据市场报告,在最近一周内,国内现货钢价先扬后抑,整体依然处于下跌通道,只是跌势有所趋缓。周初,螺纹钢期货和原材料价格有所反弹,现货钢市内商家的心态也随之有所提振,带动部分钢品的价格止跌回升。但是,期螺很快就重回弱势,钢市的反弹动力也明显不足,市场成交量出现收缩,各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再度向下寻底。
据分析,在板材市场上,跌势有所趋缓。中厚板的周跌幅已收窄至0.5%,一度还出现了企稳盘整的现象。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成交量收缩,价格不得不重回弱势,商家担忧的情绪又渐占上风,部分原来报价偏高的商家,不仅下调了报价,在实际成交中还可以有所“优惠”。热轧板卷的行情又有不同,总体是震荡上行,上海、北京、天津等多个市场止跌回暖,但广州、哈尔滨等为数不少的市场还是出现了程度不一的下探。一些热卷经销商说,从全国范围来看,供需基本面的矛盾仍未消除,商家及终端用户的资金状况较差,热卷价格如要形成持续反弹的态势,支撑力明显不足。
建筑钢市依旧弱势,但跌势较前也有所放缓。上海、广州等大多数市场建筑钢吨价周跌幅集中在10至80元之间,仅长沙、石家庄等几个市场跌幅超过百元。部分地区一度出现了试探性拉涨的行情,但市场成交量“极不配合”,稍有“振奋”的商家心态转瞬之间重又陷入悲观。目前,像上海这样的南方市场,雨季到来,本已疲弱的需求必然进一步受到抑制,钢价反弹的支撑力更是不足。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钢材的社会库存看上去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库存的绝对量相当庞大,钢市总体还是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就算国内钢厂近期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产,南方雨季的“淡季需求”也可能会抵消一部分的积极效应,难以根本改变钢铁业供过于求的现状。更何况,在矿价近期补跌的情况下,钢厂在减产问题上犹犹豫豫,难有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