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晋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晋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钢市策略】钢铁业如何摆脱困境

【钢市策略】钢铁业如何摆脱困境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2013年12月10日 08:53:21 打印

  “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体系,政府减少对钢铁企业的直接干预,强化标准和规则监控。”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接受采访时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是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二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三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提法为未来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各司其责,公平、有序运行规划了蓝图。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国有、民营各居半壁江山。因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的关系上,应着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企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应该建立在提高自身竞争力上,而非政府特别眷顾上;政府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当好“裁判员”和“收容队”(履行社会保障和稳定职能),企业则努力搞好内部调整和改革。

  首先,应该尽快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尤其是在环保排放和钢材质量,以及职工权益保障和纳税等方面,应该统一标准,严格监控。近期一些地方开始在钢铁等行业实行污染物排放远程实时监控,这种办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乃至杜绝一些企业与环保检查人员“打游击”现象,应该把它当作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大事,进一步完善、普及。同时,建议国家通过修订《预算法》,限制并逐步禁止不符合世贸规则的财政补贴,把有限的公共资金用于理顺产能退出通道,例如解决因产能退出造成的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地方财政因企业关闭产生的收入缺口等。第二,钢铁企业要依据行业布局规律对现行业务进行战略性梳理,对市场半径过大、没有核心竞争力、长期扭亏无望的业务单元,应该及早、果断地进行压缩、调整,而不要寄希望于不可能再来的“市场春天”。同时,在区域市场和相同品种存在同质化竞争的企业,应该积极谋求兼并重组,实现区域市场和优势产品的龙头地位,限制直至消灭同质化无序竞争。

  第三,国有大型企业应重启内部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机制红利”,重视跨所有制、跨层级(如中央与地方国企)、跨省市的兼并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减弱企业的政府附属物色彩,强化利润导向,坚决杜绝不计利润“亏着干”现象,把自己打造成"产线能建能关,产量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薪能升能降"的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四,落实好国家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给民营钢铁公平的市场地位,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其加强自我约束,改进经营管理,更具生机和活力。

相关资讯推荐:

  【民营钢企倒闭潮】老板多卷款跑路

  【钢企骗贷】钢老板编造假合同骗贷1.7亿

  【热点】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 倒逼落后产能淘汰加快

  【钢企蓝海】引导钢铁业寻找市场“蓝海”

  【钢厂乌龙】受让小贷公司担风险:18亿负现金流

  【钢市警惕】长城钢材市场发生火灾损失严重

  【钢市策略】钢铁业如何摆脱困境

   钢贸商冬不冬储?您怎么看?

  【钢市期待】钢价或维持上涨?

  【钢市红利】建设新型城镇化 绿色建筑捧红钢结构

  【钢厂政策】宝钢价政策风向标作用趋弱分析

  【钢市预测】钢价走势或正向延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