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可对于阳城县凤城镇岳庄村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200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深入岳庄村考察调研,他那务实的作风、亲切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给全村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一年后的今天,当记者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时,强烈地感受到这里所澎湃着的发展激情和滚滚热浪。
村党总支书记梁东亮深情地回忆了习近平同志考察岳庄村时的情景。他说,习近平同志详细查看、仔细询问了我村的发展状况,充分肯定了我村坚持30年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阳光理财、民主管理的做法。希望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未来的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走在前面,继续创造新的经验,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一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同志的谆谆教诲,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上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年,可以说是岳庄历史上最为不平凡的一年,是岳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踏上崭新起点的一年。
学习实践点燃新希望
走进整洁明亮的岳庄村党员活动室,记者看到墙上张挂着一排排心得体会文章,记录着他们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
老党员张天会,翻动着自己厚厚的学习心得笔记本,深有感触地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我们变得耳聪目明了。现在我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以前不同了,不再像过去那样自以为是、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了。”
岳庄村是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多年来,该村坚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村、富裕村。不管是农民就业增收,还是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公益事业,都可谓成果不凡,令人称羡。但是,近年来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主导企业太岳水泥厂,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制约,面临停产关闭的窘况,成为岳庄村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岳庄人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总结岳庄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一次次的实地考察、集体会诊,使那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得以化解;一次次的认真讨论、激烈争辩,使一些消极情绪、落后观念得以扭转。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及时消除了一度在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消极悲观情绪,感到水泥厂很快就会关闭,岳庄经济将失去支柱,岳庄也会像别的先进村一样,在红极一时之后跌入低谷,从此黯然失色。另一种是急功冒进思想,认为岳庄这几年发展有一定积蓄,应该迅速投资兴办新的企业,而不注重对市场前景及可行性的论证。岳庄人对面临的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点燃起了新的发展希望。
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岳庄人用现代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招商引资上来,并及时抓住当地建筑市场的需求机遇,投资一千多万元,新建了混凝土搅拌站,为百姓就业和经济增长打开了一条新通道。
科学发展踏上新起点
在距阳济公路不远的蟒河风门境内,一个偌大的工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来自省内外的6支工程队协同作战,各种建筑机械各显神通,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是市、县两级重点工程--“晋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这也是岳庄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个重大建设项目,是由太岳水泥厂同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公司。
梁东亮激动地说:“习近平同志在我村考察时曾问我,你们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我回答说,要建设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实,当时我心里并没有底,因为一切都还没有着落。现在,我要高兴地向首长汇报,这个项目我们已经拿下了!”
是啊,作为岳庄村的当家人,有谁能感受他肩上担子的分量?当企业面临关闭的风雨来临时,又有谁能理解他心中承受的压力?为了适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为了岳庄村的长远发展,梁东亮未雨绸缪,早在2008年就主动出击,跑回了一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但由于项目投资巨大找不到合作伙伴而迟迟不能实施。他和班子成员把大量精力用在了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7月,安徽海螺集团派人前来考察,但是洽谈未能成功。他们没有气馁,锲而不舍地继续奔波,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8月23日,在全国水泥行业排名第二的山东山水集团,派出了由副总李彦民带队的高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行十多人前来考察。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山东山水这个于2008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国水泥行业第一支红筹股,看中了岳庄村所拥有的良好的资源优势、人文环境、技术和管理基础以及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于是当即拍板,与太岳水泥厂达成合作协议。至此,岳庄村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长期压在岳庄人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梁东亮说,我们合作投资建设的2 ×5000吨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和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计划于2010年11月试运行,投产后年产熟料150万吨,其中水泥100万吨,年产值可达4.5亿元,预计可实现利税8000万元。
他还告诉记者,按照双方的约定,现在岳庄村所拥有的太岳水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以及编织袋厂,将作为新厂的分厂为其提供原料配件,不仅原有职工都可以保持原有的岗位,并且还将吸纳和安排更多的社会人员就业。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后,岳庄也将在管理和经营方式上产生深刻变化。岳庄村必将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前景!
改善民生再推新举措
五月的岳庄村,草木葱茏,鲜花盛开。漫步在村里的公园、广场,行走在村民生活小区、校园,人们不仅为这里优美的环境感到赏心悦目,更为人们舒适、宁静的生活而欣羡。
居住着200多户村民的“太岳花园小区”,一栋栋红楼在嫩绿的柳丝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地面上青翠的草坪和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是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不时有人在这里进进出出,甩臂扭腰。从一张张面带微笑的脸庞上,看得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舒心而惬意。
村中的“小太阳幼儿园”,布置得美丽而充满童趣。孩子们在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愉快地学习、游戏,不时传出银铃般的笑声。
始建于2005年的岳庄村老年公寓,是全省农村一流的老年公寓。宾馆一样的房子,配套齐全的医疗保健、健身娱乐、生活学习设施,让老人们无忧无虑。他们在这里幸福地安度晚年,感受着人间真情,享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岳庄村北面,是一片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这是该村自去年以来,在改善民生上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他们在完善“太岳花园小区”的同时,决定以拆旧建新的方式兴建“怡和苑小区”。小区建成后,将使432户村民迁入新居。到时候岳庄村百姓将全部住进宽敞明亮,水、暖、电、气一应俱全的楼房中,享受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
不仅如此,岳庄村还从提高农民福利待遇、减轻群众负担入手,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村里为全村家家户户接通了煤层气,对村民用水、用电、用气,制定了每人每年补助300元的新标准;对村民的年终福利,也实行了新标准。村里还出台了奖学政策,村里的孩子凡考上阳城二中的每人奖励3000元,考上阳城一中的每人奖励5000元,考上二类本科的每人奖励8000元,考上一类本科的每人奖励10000元,考上研究生的每人奖励15000元。
时雨催春花千树,遍地莺歌起宏图。习近平同志对岳庄人的勉励和期望,已经变成了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激励着他们去创造新的业绩。如今,岳庄人正在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向着建设全国名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目标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