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两会”上,市政府提出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打造全国煤层气之都的目标。“煤都”转“气都”,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气化山西的宏伟目标上做出的科学决策,是晋城转型跨越的突出亮点之一。
“煤都”转“气都”,底气在哪里?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二十几年间连续发力,我市煤层气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集煤层气勘探开发、集输、液化、民用燃气、工业燃料、瓦斯发电、汽车加装等产业化、商业化开发利用体系,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矿权之争,由来已久
尽管我市的煤层气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一直以来,煤气层的开采权却归属中石油、中联等中央直属企业,而处于同一开采区域的我市煤炭企业却仅拥有采煤权。一个孩子两家抱,守着孩子的没有抚养权,有抚养权的见不到孩子。正是由于体制的障碍,坐拥全国四分之一煤层气储量的晋城,好像被捆绑的巨人一样,看似浑身气力却又无法施展。
“在我国,煤炭采矿权采用的是两级管理制度,由国土资源部和省级政府两家共同发证,而煤层气采矿权是国家一级管理,只有国土资源部有权发证。煤层气和煤炭是同一储层的共生矿产资源,这就导致了煤层气和煤炭采矿权的重叠。”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东林向记者介绍。
“其实,矿权重叠的状况由来已久,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后,采取了矿权制。石油行业对煤层气矿权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在1998年、1999年相继抢先登记。那时候我们的煤炭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家普遍的观点是:我的矿区就是我的矿区,不需要登记,别人也抢不走。现在导致的结果是,地方采煤企业为了保障煤炭开采的安全,都要先抽出瓦斯,正是因为没有采气权,所以煤层气只好被白白排放。煤层气开发企业则单纯进行地面煤层气开发,会对煤层和顶板造成破坏,极易诱发冒顶、透水等事故,从而危及煤炭的安全生产。”市发改委能源科一位负责人说。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国家新能源建设的贡献日趋显现,但在强势的央企面前,作为地方政府却始终没有话语权。
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市级老领导马巧珍再次将采矿权和采气权一体化的建言带到了北京。这项议案她已经和晋城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连续提了三年。在她看来,开采煤层气的主体企业与开采煤矿的主体企业应该一致,“中石油、中联等中央直属企业拥有山西省煤层气开采权面积的99%以上,其中不少和晋煤集团等地方煤炭企业的煤炭开采权区域重叠,直接导致煤层气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矛盾。”
说起煤层气开采企业对地方的贡献,市发改委副主任申买会告诉记者: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央企煤层气开采和集输的各种税收全部上交中央国库,同时,煤层气开发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对地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最可怜的是,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晋城,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土地塌陷、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后果,却无人承担。即使当地部分百姓用上了清洁能源,但是地方气源时常无法保障,就是晋城市区也经常发生因气源紧张导致出租车排长队的局面。
“我们刚到沁水县开协调会的时候,当地一位领导在会上就当面质问我们,你们把沁水地下的煤层气抽走了,植被破坏了,我们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华北油田晋城公司桑丽萍主任对当初的情景记忆犹新。
争取政策,分得一杯羹
面对这样的体制不顺,晋城市政府和企业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既然不能改变体制,那么能不能争取到国家相关政策,从中分得一杯羹?
2009年4月,市政府召开第52次常务会议,会上成立了晋城市煤层气开发利用领导小组。
“那是个起点。当时,市领导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尽快对咱们晋城的煤层气开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并向国家有关部门做专题汇报,力争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为我市规划一块煤层气资源,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全程参与争取煤层气开采权的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晋鳌回忆说。
2009年下半年,市煤层气开发利用领导小组组长高福先开始频频与兰花集团接触,研究兰花集团怎样涉足开发煤层气领域事宜。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与市政府在北京召开煤层气开发利用座谈会,双方就我市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和兰花集团争取煤层气开采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听完汇报后认为,沁水煤层气资源如此丰富,兰花集团作为晋城市的一家大型煤炭企业,在煤炭资源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上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条件,国家部委应该对兰花集团参与煤层气开发利用进行大力支持。”
正是由于高层的这番表态,经过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积极争取,2010年9月13日,兰花集团终于争取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获得了沁水煤田伯方区块25.458平方公里的煤层气探矿权。这次转机,对晋城市和兰花集团来说意义都十分重大,它不仅标志着我市在争取地方煤层气资源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使兰花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煤层气探矿许可证的地方国有企业。
“这仅仅是第一步,代表我们晋城有了这个区块的煤层气勘探的权利。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第二步,将勘查数据形成报告,上报国土资源部,申请采气权。”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晋鳌向记者展示着这个来之不易的矿产资源勘查证。
做大蛋糕,多分一块
2011年4月13日,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市长王清宪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同样的问题回答说:一味的争执只会把发展的大好时光错过去,煤层气开采权不归我们,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空间非常大,既然短期内不能改变体制,既有的“蛋糕”分不上,那我们就拉长煤层气的产业链,做大煤层气产业“蛋糕”,从做大的“部分”多分一块。
换脑思考的结果,是新的思路、新的模式,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6月2日,王清宪在金辇大酒店会见了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总经理苏俊、党委书记黄刚一行。“市政府和我们公司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我们双方在沟通时发现,目前晋城市煤层气的大型工业用户相对较少,还没有成熟的市场规模,但是山西省把煤层气作为重要的一种新能源来规划,这给煤层气的大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山西,大型煤层气工业用户,重型载货、拉煤车辆相当多,未来潜在市场相当可观。我们过去抽采出的煤层气都是输入到西气东输的管道里,然后销往全国各地。下一步,我们将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在晋城建立一个日处理量200万立方的煤层气液化工厂,在山西省建立50多家LNG加气站、3座城市门站、铺设150公里高压燃气管线。通过液化气体技术,我们抽采出来的煤层气就能运往、辐射晋城周围1000公里的城市群,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终端市场。同时,我们和晋城市共同组建晋城华港燃气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产生的税收将全部交给晋城,晋城还可以以股东形式分得红利。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上缴地方税收3到5亿元。”华北油田资本运营部经理阙中伟说。
对晋城、对央企,这的确是双赢的选择,而不是零和的博弈。
2011年12月16日,市政府与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北京签订煤层气合作开发利用框架协议,华港燃气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晋城煤层气开发利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实质性突破。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市煤层气产业的开发利用水平,打造全国“煤层气之都”,建设“气化山西”,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探索:“魔鬼”变“天使”晋城走了二十年
从“闻气色变”,到变废为宝,这条路晋城走了二十年。
我市煤层气资源丰富,储量达到6.8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0%、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煤层气作为煤矿安全的第一大杀手,让人闻之色变。
我市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由晋煤集团在国内率先引进美国地面煤层气开采技术进行煤层气开发。1994年,潘庄井田第一口煤层气地面抽放示范井取得成功,这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地面煤层气抽放井。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九十年代末,一批“国字号”企业先后落户沁水煤田腹地,参与煤层气资源的竞争和开发,推动了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0年,胜利油田机械动力厂在沁水县五里庙煤矿建成全国第一台国产瓦斯发电机组,标志着晋城的煤层气发电产业开始起步;2001年,晋煤集团寺河煤矿利用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建成了总装机15000KW的当时亚洲第一大瓦斯发电厂;2005年,胜利油田机械动力厂开发生产的单机容量2000KW的涡轮发电机组在亚美大宁煤矿运行发电,建成国产瓦斯发电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2005年12月,中石油引进美国CDX天然气公司的羽状水平钻井技术,国内第一口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在端氏镇开工建设;2008年世界最大的瓦斯发电站在晋煤集团寺河煤矿建成,总装机120000KW。
一项项第一,也让晋城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从幕后走到了前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成就: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
上班开着加气轿车,回家用煤层气烧饭,这样的实惠,只是晋城煤层气开发利用体系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以来,我市的煤层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区域内共有晋煤集团、中石油、中联、亚美大陆和格瑞克5家抽采企业,建成了拥有3800口井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地面煤层气抽采井群,年抽采能力提升至35亿立方米以上,实现了煤层气的规模化、商业化开发。
随着煤层气抽采能力的飞速提升,煤层气液化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山西港华煤层气有限公司晋城煤层气90万立方米液化项目、中联公司沁水50万立方米煤层气液化项目、新奥集团15万立方米煤层气液化项目等3个煤层气液化项目建成投运。日处理90万立方米的晋煤集团天煜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中。
与此同时,国家和省里在我市境内先后规划了7条煤层气集输管道。目前,沁水—晋城输气管道、沁水——晋城(井下瓦斯气)输气管道、晋城—长治煤层气输送管道、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输气管道已全部完工。沁水—侯马—河津,端氏—长治—林州—安阳—邯郸,端氏—八甲口(接西气东输管网)项目也正在有序建设。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地面煤层气管网输送能力将达到48亿立方米/年,井下煤层气管网输送能力将达到3.2亿立方米/年,从而成为全国煤层气的管网集输中心。
为充分利用煤层气资源,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推广和普及煤层气,煤层气的利用范围涵盖发电、民用、煤层气汽车、工业锅炉等方面,不少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市委、市政府把煤层气入户列为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工程,实施了总投资达6.7亿元的集煤层气收集、长途管线输送及城市管网和配送工程于一体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煤层气汽车加气业务市场还先后拓展至长治、太原、焦作、洛阳、济源、郑州等周边市场,煤层气产业链不断延伸。
国家标准要听晋城的声音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的煤层气产业的标准制定相对滞后。为此,我市的企业、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
2007年,我市制定发布了煤层气和车用压缩煤层气两个山西省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煤层气标准的空白。2009年,我市又起草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车用压缩煤层气》和《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3个国家标准。2011年初,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1年第2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GB/T26127-2010《车用压缩煤层气》国家标准,自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标志着晋城在煤层气产业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引领全国。
“车用压缩煤层气的国家标准由晋城的声音来确定,这是国家对晋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充分肯定,是对我市煤层气产业一系列开发利用和先行先试的认可。”市质监局质检员田建强说。
沁水盆地进入国家战略
2011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还将实施包括沁水郑庄在内的33个重点勘探项目。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用于投资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各项投资共计达1200亿元,对煤层气开采及瓦斯发电等利用方式将给予更多的财政补贴。此外,国家每年还将划拨30亿元用于瓦斯治理,对瓦斯治理和开发利用设备进口享受免税或减税。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国家层面。作为我国煤层气产业化重要基地之一,沁水盆地的煤层气商业化有望进入快速通道,先行一步的晋城有望率先受益。
此外,根据《规划》,我国还将创新协调开发机制,解决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的问题,除煤层气对外合作将继续严格控制外,国内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实施“先抽后采”的煤层气开发路线将不再受限制,这就意味着我市的煤矿企业在煤层气开采方面将获得国家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对于目前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已有深入实践的我市国有和地方煤矿企业而言,将是一个彻底“松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