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铁矿石价格飙升,下游重要需求源房地产正连受重击,同时近日政府再度就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出指导意见。时值阳春五月,中国钢铁业却面临着一个“多事之秋”。
5月9日,国际钢铁协会主席,得兴集团董事长罗卡于在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在最近几年中,中国的钢铁行业在全球主要产钢国里最不具收益性。”不过,虽然眼下仍处于艰难胶着状态,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业潜在底部已筑成。
钢价仍未覆盖 铁矿石全部涨幅
在外界看来,在最新的这一轮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铁行业在与三大铁矿石巨头的“扳手腕”比赛中已经再度败下阵来。
在5月9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宝钢、沙钢的“掌门人”均正面回应进口铁矿石问题,确认国内所有钢企都与矿山三巨头签署了不同的“临时协议”以暂度时艰。
“每个钢铁企业都有,不要问哪一家,否则他们怎么能生产。”沙钢总裁沈文荣在会议间隙道。他表示,目前中国钢企以临时合约购矿,季度及月度等不同结算方式均存在。
“我们的(铁矿石)库存没有下降,一直在进口,参照(三大矿山)给日韩的价格(即几乎百分之百的涨价幅度)。”5月10日,马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胡顺良也坦诚表示。他表示,目前公司投入生产所用的铁矿石一部分用的是铁涨价前的那部分库存,另一部分是新买入的,也就是说眼下的铁矿石成本是原库存和新进库存的加权平均价格。
胡顺良表示,目前的钢价覆盖的是这部分“混合”库存的成本,而原来的库存二季度就会用完。至于二季度后钢价能否覆盖接近百分之百涨幅的铁矿石成本,“到时候钢材价格能不能涨、能高多少,都还不知道,现在还很难说。”他道,“这要看下游的需求。”
地产调控对钢企利多
对于钢铁行业,特别是以生产螺纹钢等建筑用钢为主的钢铁企业来说,地产业是下游非常重要的需求来源。钢铁行业能够走出此前的低谷,风风火火的楼市功不可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产钢5.6亿吨,其中36.1%流向了房屋工程行业。
然而,自四月中旬起,几大政策重拳下去,房地产市场终于降温,而这种寒意也开始向钢铁产业传导。“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将从多个层面打击钢铁市场需求。”分析师分析。
“这次调整楼市的政策力度比以往都强,如果后期继续追加(调整)的话,对钢铁业来说会有压力”,分析师表示,“就算有保障性住房,短期内比例也较少。”
“短期内是会有一些影响”马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胡顺良道,但他同时认为,从长远来看问题不大。
“也可能是短期内(需求)会稍微下降一些”,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持类似观点,“楼市的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此外保障性住房等也会逐步跟上。企业下游用户不会压缩库存,长期来说,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国内经济复苏也比较乐观。”
而资深专家更是认为,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对于钢材市场行情而言,不仅不是利空,更是利多因素。
具体分析国家调控房地产的“重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坚决打击囤地,闲置不建房的已拍出土地,无偿收回;二是限制多套房得购买,挤压投机泡沫。陈克新认为,前一条措施,将刺激新开工面积,促进建筑施工;后一条措施,促使价格回落,使得单位货币购买力提高,最终使得更多居民能够买房,同样会刺激更多房屋销售和住房建设。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条内容,都会促进住房建设的施工。
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5.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了3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也在3成以上。
钢市潜在底部筑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月5日,国务院召开节能减排会议,放言要以铁的手碗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力的地方政府负责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要追究责任直至撤职。而涉及到钢铁行业,则要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
不过,对于这是否将有效纾解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大多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过程。
“影响比较慢,不可能一下子下调,全部一刀切下去。”刘海民道,他同时表示,节能减排更多的主要是针对小钢企,对于技术设备比较先进的大中型钢企来说影响不大。
不过,或许要的就是一个概念。首创期货的张秀水认为,虽然节能减排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的供求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钢价在成本高企的坚实支撑下,在周边利空和金属普跌的情况下,市场需要更多的理由支撑上涨,现在的淘汰落后产能可能来地恰是时候。
“目前市场应该已经触底了。”分析师道:“一是成本已不大可能降低,二来需求量虽然有所下降,但降也降不了多少,我们问过一些钢材贸易商,他们对中国经济都比较乐观。”至于钢价再度上涨能够为下游所接受,“就是一个扳手腕的过程,下游应该会被迫接受”。
日前,华宝证券分析师余宝山亦发布题为《潜在底部筑成,孕育投资机会——2010年钢铁行业中期形势和策略》的分析报告,称宏观经济回暖,钢供求缺口有望持续缩窄。受益于国家“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的产业调整政策,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钢铁供求关系将显著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