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3月22日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规定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实行一套一标。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该规定重在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但对开发商的经营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今日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房屋售价经营的管理者(包括预售备案、经营许可)主要是房管局,而发改委此次的发文,使得行业多了一个监管部门,同时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也要参与到监管当中,形成了多部委联动的态势。
发改委在《规定》中明确,商品房经营者应当对每套商品房进行明码标价,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房经营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杨红旭表示,相关或者类似的规定此前一直都存在,在开发商具体经营销售中,允许售价在标价的上下20%浮动,但要求最终在房管局备案的成交价格低于标价。虽然此次发改委明确要求一房一标,但是具体实施操作存在很多难点,如各地房管局或者物价局的工作人员难以实施到位的日常监督等。
因此,他认为该《规定》重在维护目前的市场秩序,而真正的效果要看落实执行情况。此外,谈及《规定》对开发商经营的影响,杨红旭也指出,开发商将就此调整销售策略和销售技巧,但是实质的影响不大,也不会改变市场供求的现状。
而世联地产相关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该人士对媒体表示,发改委的要求其实就是众多城市正在实行的“房价备案制”,无疑是“国八条”要求的价格控制下的产物,虽然可以增加开发商销售的透明度,但对目前楼市调控作用不大,也未必会导致楼市限价。
“实行房价备案制有可能带来两个弊端:一是变相助推房价上涨,二是容易人为做低楼市均价。这两个弊端虽然最终忽悠不了购房者,但不利于抑制需求的调控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