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的衣服。
2008年2月,连蜜莲照顾三个憨哥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市委书记张茂才亲自作了批示:一定要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早日走出困境。当地政府在附近一家煤矿给蜜莲的丈夫安排了工作。
当连蜜莲一家的生活稍有转机时,厄运却又一次无情地降临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去年8月12日,连蜜莲丈夫胡四怀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当场死亡。现在,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蜜莲单薄的肩上,但她并没因此放弃对三个憨哥哥的照顾。
2007年和2008年,连蜜莲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孝老爱亲模范。去年9月20日,连蜜莲又荣获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点评:
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在连蜜莲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看到的是一种最纯真、最朴实、最无私、最动人的美好情怀。
当了一辈子“老黄牛”
段旭耐 泽州县下村镇敬老院第一任院长。
事迹:
段旭耐的人生颇有传奇色彩。1964年4月,22岁的段旭耐当上了泽州县下村镇万里村的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当地群众改天换地造良田,并在全县首次引种水稻,秋后粮食分配来了个大翻番,创出了奇迹。这惊动了当时挂职在晋城当县委副书记的赵树理,他二十天内七次采访,以《万里的女帅才》为题,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发表在1965年6月29日的《山西日报》上,报纸还加了编者按语,号召全省妇女都来学习,段旭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1984年,下村镇成立了敬老院,推举段旭耐担任院长。于是,一纸任命使这位深受群众爱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交椅”上坐了20多年的女支书,“跌落”到侍奉人的岗位。当时敬老院只有8间破窑洞,荒蒿满院,老鼠乱窜。面对这破败的场所,一向坚强的段旭耐禁不住哭了。但她用衣袖把模糊的泪眼一擦,就弯下身用力拔那足有半人高的荒蒿。随后,修葺一新的敬老院迎来了第一位孤寡老人———关王柏,这是段旭耐先后九次登门才请来的老人。段旭耐像亲女儿一样,先给他温水洗脸理了发,后给他全身沐浴换新衣。自此将一日三餐做得香喷喷、热乎乎,一碗一碗端给他吃,还常与他东拉西拉。老人高兴地逢人就夸:“旭耐真比俺的亲闺女还亲!”
敬老院的老人越来越多,在丈夫1987年过早辞世后,段旭耐把儿女全召集到敬老院来,并语重心长地对子女说:“妈是共产党员,是敬老院院长,妈把老人们请进敬老院,他们就和咱是一家人,你们一定要协助妈把这个家‘当’好!”在母亲的教育和鼓舞下,儿女们也自觉加入进来。二十多年来,段旭耐几乎未回万里村住过,天天呆在敬老院里照顾老人,一把屎一把尿地为老人们收拾、四处奔走为老人们寻医问诊,热热乎乎给老人们做饭喂饭、有说有笑地陪老人们散步晒太阳,半夜三更为老人们缝制衣裤,从来没见她叫过一声累,道过一声烦。
如今,敬老院从土窑洞变成了三层大楼,赡养着18名孤寡老人。儿子史软昌也接了母亲的班,成了院长。按说段旭耐可以歇歇了,但她还是闲不下来,依然住在敬老院里,细心地伺候着老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举起拳头那一刻,我就发誓要当一头老黄牛。”段旭耐说。
点评:
段旭耐让记者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用她的爱心谱写着新时代的女性赞歌。
热衷慈善让她“一夜成名”
丁书苗 北京博宥投资集团董事长。
事迹:
丁书苗出生在沁水县一个叫古堆的偏僻山村,二十多岁时,她冒着被“割掉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走村串户卖鸡蛋;凭着一分一厘攒下的收入,她在当地第一个买了大车跑煤炭运输,无数个春节就在山路的颠簸和狭小的驾驶室里度过,并由此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8年,她的梦做到了北京,“运煤”生意越做越大,事业的天空也更加宽广。如今,她的博宥投资集团已经成为一个集铁路装备、铁路建设、酒店经营、能源及文化影视产业为一体的大型投资实体。
“我挣钱是为了不成为社会的负担,有了钱还要还给社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办事。”从最底层生活起步,拥有40亿元资产的丁书苗知道贫穷的痛苦滋味,因此,她把自己人生的重心转向了扶助贫弱、回报社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丁书苗第一时间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进入灾区,为灾区提供志愿服务。冒着不断袭来的余震,丁书苗走遍了北川等重灾区,掌握了第一手的灾情,就在灾区,丁书苗给北京的助手打电话:马上带钱来四川,参加救助;随后的日子里,她又连续两次进入灾区,总计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专门用于孤儿学校的建设。
2009年5月份,在大地震后整整一年,丁书苗代表博宥投资集团捐款1.5亿元,设立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博宥基金”,“博宥基金”首批捐赠特别向四川地区倾斜,以支持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家园的姐妹。
作为晋城的女儿,不管走到哪,丁书苗始终为故乡担当一份责任。做生意赚钱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20多万给老家装上电视差转台。接着租来6辆大客车,和村里300余位乡亲一起赴华西村考察取经,她还盖学校、修公路,几年就捐了几百万。与此同时,她牵线搭桥,促成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博宥基金向沁水县捐赠500万元,用于沁水县乡村小学及乡村卫生院所建设;联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捐赠1万美金,用于苏庄小学的信息化教学项目建设。去年5月23日,丁书苗女士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向晋城定向捐资1000万元,用于解决偏远贫困山区的健康医疗和产业发展问题。
点评:
这两年,丁书苗的名气突然大了起来,不过这不是因为她的经营之道,而是因为她倾力而为的慈善事业。对于这个掌控着40亿资产的女商人来说,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考察、拿钱,向贫困地区捐款做慈善事业。践行着她“回报社会”的诺言。
一把扫帚扫出靓丽青春
一群环卫女工 她们来自古书院矿女子环卫队,绝大部分由1999—2000届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组成。
事迹:
在古书院矿的街道上,每天都活跃着这样一群女子,她们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担负着全矿8万多平方米街道的清扫保洁任务。
这支被称为“马路天使”的晋煤集团古书院矿女子环卫队成立于2000年6月,是晋煤集团有史以来第一支青年女子环卫队,绝大部分由1999—2000届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组成。
都说“少女如诗,青春如花”,有哪个少女愿意天天和垃圾打交道?当得知自己被分到了环卫队时,她们一下子懵了,怎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梦想着总有一天还会当上“白衣天使”。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她们面对的依然是扫把、簸箕。
刚上岗时,姑娘们有一万个不情愿,世俗的观念把她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路上遇见熟人时赶快把帽檐拉低,生怕别人看见自己“灰姑娘”的脸。有时候在路上还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一些父母甚至把她们作为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她们一样扫大街。自己心里已经够委屈的了,再加上别人的嘲讽,姑娘们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以前在家时就连笤帚都没拿过,但上岗后却要抡那么大的扫把,扫那么长的大街,每次清扫回到家中,全身都酸痛不已,脸也不洗,饭也不吃,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年轻人都爱睡个懒觉,但当了环卫工人后,别说睡懒觉,每天凌晨3点左右就得起床,4点半就得上岗。每天凌晨,闹钟铃声响的那一刻是最痛苦的一刻。尤其在大冬天,被窝实在是太暖和了,可没办法,还得硬咬着牙爬起来。外面刺骨的寒风吹得脸、手生疼,但不管刮风下雪,她们依然得抡起扫把、操着簸箕、推着小车,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们就已把十里长街打扫完。
转眼之见,女子环卫队已迈入十年的门槛。
十年来,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责任的大旗,用实际行动为矿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先后荣获 “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山西省十佳青年文明示范群体”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点评:
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就在这样的默默奉献中度过。这是怎样一种胸怀,怎样一种境界啊。这些可爱的姑娘们就像春天的蓓蕾,她们努力生长,尽情绽放……
为女性患者创造了一个个神奇
张元叶 晋城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事迹:
在张元叶31年的妇产科医生履历上,有着这样一组数字:0天———没有休过一天节假日,春节也不例外;1万余例———先后为上万名产妇顺利接产,成功完成手术1万余例;15年———15年来,利用休息日深入基层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免费治疗。而在这组数字中,最醒目的是2000余例。1993年,张元叶率先在我省开展实施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至今完成手术2000余例,免去了妇科病患者腹部疤痕之忧。
1979年,张元叶从长治医学院毕业后,在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先后为上万名产妇顺利接产”。因为接生技术高超,张元叶被产妇们亲切地称为“送子观音”。临床科室中,张元叶本着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刻苦钻研,很快成为我市最早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专家。
1993年,张元叶了解到在广东、上海等少数几家医院正在开展一种妇科微创技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这种技术不同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更重要的是没有腹部切口瘢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技术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推广。那段日子,每次做完手术,看着病人摸着腹部刀口瘢痕痛苦的样子,张元叶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最终她下定决心要试一试。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刻苦的钻研,张元叶成功了!
“在晋城,有个妇科医生不开刀就能做手术”,这个消息在周边省市很快传播开来,我省长治、太原等地以及河南的一些患者纷纷慕名而来。一位在晋城工作,老家在天津的患者,慕名找到张元叶做了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非常成功。没想到,这位患者回到天津养病时却挨了全家人的批评,家人认为她太草率了,不应该在晋城这个小地方做这么大的手术,为此,家人还带着她到天津的大医院专门做了个检查,没想到,那里的专家发出了这样的惊叹:“这种手术,在天津都没人能做了,她却做得这么完美,了不起!”之后,她还摸索出了应用于子宫及附件疾病的一整套微创手术方法,使阴式手术系列化,妇科手术微创化,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张元叶对医学不懈的追求,为广大女性患者创造了一个个神奇与完美,同时也创造了自己人生的完美与卓越。她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卫生工作者,曾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赵雪芳式白衣战士、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晋城市十大时代女性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