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力争60%改建矿年内开工
与左云县马道头乡施家窑村一路之隔,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煤矿矗立着30多米高的原煤缓冲筒仓,绿树白墙、鲜花广场,如果不是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铺龙湾煤矿”几个红色大字,记者几乎不会相信这是一座年产原煤120万吨的煤矿,也不敢相信该矿两年前还是一座年产能力只有15万吨的小煤窑。
8月26日,记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目睹了该矿主生产系统试运转的采煤运输场景。矿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这一机遇,铺龙湾煤矿不会上“放顶综采”设备。现在集团数亿元资金投入后,煤矿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各方都在说好。
铺龙湾煤矿是大同市煤炭资源整合后,批准基本建设的一个代表。而在之前,全市还有8座批准生产的百万吨以上的煤矿已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8月24日,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召开,国家环保部的专家开始评估。这就意味着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这座由浑源县四个煤矿及空白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年产原煤300万吨的大矿,开工生产已指日可待。
据大同市相关部门统计: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前为127座煤矿,已批准的整合方案为64座。目前64座煤矿协议已全部签订,主体企业全部进驻接管,“六长”全部到位。而在关闭的矿井中,2009年已关闭7座,今年一季度关闭5座,二季度关闭15座,三季度计划关闭23座;对于整合保留的矿井,目前地质报告批复30座,初步设计批复10座,而且进度还在加快。在没有进入开工程序的煤矿中,有近一半也开始进入到环境评估、安全评估阶段。大同市的目标是,年内确保50%整合改建矿井开工,力争60%开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批复的64座煤矿当中,大同市的整合改建目标是精益求精,个顶个,不留尾巴,不走回头路,不做无用功。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市长定期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分管副市长每周主持一次兼并重组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各集团、各县区、各煤矿,挡手的、棘手的问题。按照“一周一推进、十天一见效”的决心,对具体煤矿倒排进度,使整个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稳步快速推进。
山西焦煤:四个“100%”进入收官阶段
本报讯 (记者齐作权)整合的174座小煤矿中,只有一座煤矿未签订协议,全部接管了150座;已批复的71座煤矿中,有67座煤矿完成了采矿证换发;各整合矿均按照协议足额支付了资金,支付率达100%。记者从8月25日山西焦煤集团资源整合工作及示范矿井建设推进会上获悉,该集团煤炭资源整合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山西焦煤旗下的西山煤电、汾西矿业、霍州煤电、华晋焦煤和投资公司5个重组整合主体,共整合174座地方煤矿,整合保留为71座,规划新增产能7146万吨。整合协议签订率为99.4%,证照换发率为94.4%,主体接管率为86.2%,资金支付率达到100%。目前,已批复的71座煤矿中,复工整顿矿井23座,复产矿井8座,复建矿井12座。
资源整合以来,山西焦煤抢抓历史机遇,坚持“稳字当先”,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要求,对照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整体推进。各整合主体主动出击、周密部署,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鼎力支持,集团上下全力推进、精心组织完成了整合资源兼并重组的工作任务,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当前,整合重组工作已进入重组矿井复工复产复建的关键时期,山西焦煤明确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快速推进。“确认”,严格对照省政府的七条标准,积极争取尽快签订移交接管确认书,专人负责确认书的签订、保管工作;“拆关”,对于明确关闭的矿井,要拆除电源、切断道路、封闭井口、拆倒建筑物、彻底关闭、不留一丝隐患,对于仍处于过渡期的关闭矿井,要切断电源、拆除提升设备、加封上锁,杜绝偷采;“盯守”,发挥对保留主体以外的整合矿井派驻专门盯守人员的作用,坚持24小时不间断盯守;“加快”,把整合重组工作和安全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加快整合重组工作推进。
到今年年底,山西焦煤要在率先实现四个“100%”的基础上,建成一批资源整合示范矿井,计划恢复生产20座矿井,其余51座矿井全部实现开工建设;资源整合矿井实现产量1200万吨,2011年实现3230万吨,2012年全部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