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314.9亿美元,创下了近30个月新高,其中出口规模更是刷新了历史纪录。贸易数据超预期多少缓解了对经济下滑的担忧,但同时,贸易顺差的扩大也让人民币升值压力更为显现。
7月数据超预期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1751.3亿美元,单月出口增速在经历4个月的连续下滑后回升至20.4%,月度出口规模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也高于上月值以及市场预期。
“眼下来看,好于市场预期的贸易数据,多少减缓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大约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增长,中国的‘好数据’也有利于对世界经济以及投资者信心提供一定的支撑。”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说。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琳认为,去年基数较低和环比涨幅回升是7月进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从未来趋势看,我国出口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是大概率事件。交通银行[4.59 1.10% 股吧]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也认为,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
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7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但增速都仍在较低位运行。
进口方面,受到政策的扶持和相对于外需还较为稳定的内需支撑,进口增速继续快于出口增速。陆志明分析,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减轻,使进口需求略有好转。内需保持稳定的一大体现是,已公布的7月PMI只出现小幅下降,且各分项指标皆有明显好转。
而在黄琳看来,下半年整体经济增速趋缓,大宗商品价格较上半年下滑,进口在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都将受到抑制,进口缓慢下滑趋势不变。
全年顺差仍将缩减
强劲出口之下,7月份的贸易顺差达314.9亿美元,创下近30个月新高。与今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逆差,以及前几个月大约150-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额相比,这一表现也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
“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周期在进入夏季后开始进入高峰期。”刘利刚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逆差很可能是中国生产厂商的“存货采购”导致的。随着产能释放、库存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开始出现较为快速的上升,“随着生产周期逐步进入高潮,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将保持较高的贸易顺差。”
但整体来看,分析人士普遍指出,进口增速超过出口的趋势仍将保持,我国今年总体贸易顺差仍将较去年出现一定的减少。
由于净出口在过去三年中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整体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数据还显示,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
“政策困境”或推升人民币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的是,7月份较高的贸易顺差会让决策者面临一定的“政策困境”——一方面,大量的贸易顺差结汇需要对冲,将造成国内流动性增加,加大通胀压力,这要求政策继续紧缩。而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动荡、我国自身经济发展形势复杂的关口,继续保持紧缩力度并非是好的选择。
权衡而言,刘利刚认为,可选择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保持一定的紧缩力度。与此同时,央行对流动性以及利率政策采取一定的“容忍”,以保证中国经济在面临外部冲击以及金融动荡时的弹性,这样的“有松有放”是相对较好的策略。
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在10日早晨也突破了6.42的关口,以6.4167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7月外贸顺差超300亿美元,料外汇占款应超过3千亿元。但7月并未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又净投放,所以流动性又充裕了。8月考虑原油等跌价因素,顺差也不会少,若还不调存准率,则应用加息来配合公开市场操作,用升值来减少顺差。
本网视点:在欧美一片悲观情绪中,中国海关总署昨日公布了抢眼的7月贸易数据,大大缓解了各方对于后续经济形势的担忧。不过,海关总署昨日数据也显示,7月贸易顺差达到314.8亿美元,创下30个月新高,在目前动荡的局势下,这又一次加剧了各方对于如何打理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担忧。
一般而言,贸易顺差越高,外汇储备也会增加较快。而由于近一周的美欧债务危机,各方本就在为如何处理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发愁。从这个角度考虑,昨日的数据似乎有点“火上浇油”的味道。不过,依靠人民币升值来对抗增长的外汇储备,效果虽然可以看到,但是后果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