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津西钢铁集团成功参股曹妃甸矿石码头三期工程,不仅结束了这家地处河北内陆的民营钢企无码头的历史,也成为今年以来其一系列眼花缭乱收购行动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钢企掌门人——津西钢铁集团董事长韩敬远,正将企业推向产业重组的深水区。
发力重组的两大目标
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正在加快推进,政府将此作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改变行业困境的重大措施。在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的最大聚集地——河北省,钢铁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身处河北钢铁集团这一行业巨无霸挤压下的中小钢铁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凸显。为了避免被兼并整合的命运,一些企业选择“不要一分钱,名义上挂靠”河北钢铁集团这棵大树“托管经营”;而另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正夺路狂奔,迅速扩大自身规模,提升话语权。“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期,我们正面临着挑战。”韩敬远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今后津西将积极参与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在外寻找兼并目标,适时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津西钢铁此前的收购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笔者调查发现,自去年以来,津西钢铁已经先后成功收购唐山正达、鑫益钢铁、佛山金兰、远大万通公司等6家企业。今年8月份,津西钢铁兼并唐山丰钢,首次涉足螺纹钢生产领域。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以H型钢生产为主的津西钢铁,目前收购的重点却为镀锌冷轧、球墨铸管、螺纹钢等企业原来没有的产品。
对此,津西钢铁集团董事长韩敬远表示,集团要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推进兼并重组工作。这表明,在型钢生产领域形成优势后,津西钢铁开始注重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
除了对外声称的收购目的是为了产品结构优化外,迅速“做大企业规模”的目的显而易见。津西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实现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
河北省近期发布的《关于控制钢铁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措施》重拳推进兼并重组。措施规定:到“十二五”末,河北现有88家钢企将减少为10家。“力争省内生产规模排名前5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省产量的比例提高至2015年的75%以上”。而津西钢铁2009年粗钢产量仅次于河北钢铁集团和国丰钢铁,在河北省排名第三,但还不足1000万吨。
除此之外,津西发力收购的目的还在于延伸产业链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今年10月18日,津西钢铁上市母公司中国东方集团与唐山大方铸造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中国东方注资2000万美元,控股企业51%股权,津西钢铁首次进军下游装备制造业。
10月20日,津西钢铁与广东省佛山南海乐居商贸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参股唐山曹妃甸矿石码头有限公司三期工程,这“标志着我集团结束无码头的历史,为集团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周转速度奠定了良好基础。”津西钢铁内部人士告诉笔者说。
韩敬远指出,“集团在做优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要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兼并重组和行业多元化发展,拓宽经营领域。”
此外,据韩敬远介绍,集团在房地产开发、金融租赁、废旧车回收、节能技术等领域也在布局。目前,津西钢铁集团已形成以钢铁业为主,房地产开发、金融租赁、节能技术、装备制造、废旧车回收六大板块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收购资金来自何处
民营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资金链往往会捉襟见肘,但津西钢铁集团屡屡出手,其“不差钱”的派头丝毫不逊于国有企业。“一般来说,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但我们的资金非常雄厚。”韩敬远说,“今年8月份,一次性海外融资就达43亿港币,为集团参与中国钢铁产业整合、积极寻找并购重组机遇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而这得益于,多年来韩敬远对资本运作的高度重视。
2004年,韩敬远运作的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百慕达注册,并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河北省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钢铁企业。韩敬远也因此被誉为“港股钢王”,这也成为后来许多民营钢铁大佬效法的范例。
对于香港融资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得其在近年来参与重组的过程中屡屡得心应手。
今年5月份,津西钢铁通过上市母公司中国东方集团,取得贷款额11亿元,大大支援了其对丰钢的收购及设备的更新。8月份,其债券在新加坡证券市场成功挂牌交易,面向全球成功发售5.5亿美元企业债券,一次融资就达43亿港元,为其参股码头、收购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今后的重组发力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今年11月7日举行的集团运营会上,尝到资本运作甜头的韩敬远将“强化资本运营的调度”首次列为集团运营目标的重点之一。他说“各子公司经营层都要增强资本占用、资本使用和资本增值的强烈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资本的运作和使用效率,将是集团今后专题调度的重点。”
对此,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告诉本报笔者说,民营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资本运作的作用,通过资本运作可以有效地整合,不仅仅可以实现资本增值,还可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捷径之一。
事实上,实业出身的韩敬远是通过一次次“资本战”才逐渐掌握到资本运作的内涵的。
追溯津西钢铁的资本运作源头,似乎总少不了“钢铁公主”陈宁宁的身影。
2002年12月,陈宁宁旗下的香港嘉鑫一次性增发6490万股新股,成为当时还是国营企业的津西钢铁增资扩股后的新股东。此后,利用新股东的投资,韩敬远接连发起MBO管理层收购,使国营的津西钢铁成为民营企业。尽管津西钢铁国企变私营至今猜疑未断,但经过当地专门调查组调查,韩敬远不存在侵吞国资问题。2004年,两人推动中国东方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
韩敬远也曾一再强调当初与陈宁宁合作,正是看中了陈的资本运作能力。“我只会做钢厂,资本市场那一套,我看得不大懂。所以希望找到一个对这一块比较专业的人进行合作。”
就在外界认为两人合作甚洽的时候,在2007年的春天,已经是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的陈宁宁,突然对韩的地盘(东方集团)展开全面收购,随后引发了双方长达半年的收购和反收购之战。
好戏还在后面。随后韩敬远引入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作为股东,以总价约50.2亿港元购买了陈宁宁直接和间接持有的28.02%的中国东方股权,并最终使米塔尔增持中国东方股份至73.13%。陈宁宁彻底出局。
实际上,从津西钢铁厂到中国东方,从联手“钢铁公主”陈宁宁到结缘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一步都没有脱离韩敬远的掌控。尽管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合作密切,但韩敬远表示,“虽然和米塔尔签署了协议,但目前仍是我控股,米塔尔要想进一步控股,还要看它开出的收购条件能给公司带来多大利益。”
如今,曾自称不懂资本市场的韩敬远已经成为个中高手,他正利用资本的力量将企业推向产业重组的深水区,以获取更多的技术、市场和资源乃至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