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通知下属专业委员会,宣告启动“重点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项目。这一项目涵盖了钢铁物流、家电物流等重点项目,其中钢铁物流项目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
此举意味涉及钢铁行业的《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正式启动。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在第三条中提出,将“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分析师表示,物流领域是导致钢价大幅波动、经销商盲目囤货的关键环节,钢价大起大落、铁矿石谈判受制于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从产业链上去梳理整个行业,钢铁物流业的行业秩序亟待规范。
涉及钢铁服务6大领域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7亿吨,今年估算将超过6亿吨。如果以钢材物流、仓储的费用在150-200元/吨估算,钢材物流产业规模将高达1000亿元左右。
据了解,该项目将由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工程材料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完成。具体包含了钢铁产品包装标识、钢铁物流操作、钢铁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钢铁产品与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等多方面内容。
分析师表示,这次涉及的钢铁物流标准制定有6大板块,基础性板块主要是产品标识标准化。目前各主要钢厂虽然主要品种的标识接近,但是仍未达成行业统一性,造成产品接收和验货往往要依靠惯例和经验来操作。
另外,盛志诚介绍说,这次的钢铁物流标准制定还将应用物联网技术,以便更有效地配置钢材资源。
增加钢铁流通透明度
近两年来,国内钢价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以今年国内钢材市场为例,从年初的高库存低价格冰点在春节后持续上涨达1000元/吨,随着4月初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持续低迷调整,单日跌幅达100元/吨。钢价的剧烈波动又直接影响钢材市场下游的众多行业。其中,作为中间层的物流贸易商的“囤货、炒作”加剧了价格起落。
去年4月,国内推出了线材、螺纹钢期货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套期保值”的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是“炒作”问题——现货、期货竞相推高钢价的情况屡见不鲜。
分析师表示,流通环节中间层是一个蓄水池,在钢价低迷时,往往是中间贸易商抛货砸盘;钢价走高时,他们又往往囤货拉高了钢价。因此,市场需要一种透明的手段来规范行业,减少人为因素。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钢价如何变化,都是按照供求关系在波动。现在钢价大涨大跌,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于实际的终端需求判断不准造成的。如果能够增加对实际需求的判断,减少“助涨杀跌”,市场会更加平稳健康。
分析师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整个的标准制定计划在2年时间里推出,先期会推出包装标识和钢铁物流操作的标准,另外,目前钢铁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也已经基本成型。